灵常一物尚非有,四者凭何作所依。
意思:灵常一物还不是有,四是凭什么作依托。
出自作者[宋]张伯端的《性地颂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关于对“闻、见、觉、知”的探讨,以及对“灵常一物”和“四者”的哲学思考。
首先,诗中描述了一物含闻见觉知,这似乎是在描绘一个物体包含了听、看、感觉和认知的能力。这个物体在各种尘境中显现其机巧,即它如何应对和适应环境的变化。这里的“机”可以理解为物体的智慧和适应力。
接着,“灵常一物尚非有,四者凭何作所依。”这句话似乎在探讨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。灵常一物,指的是物体本身的灵性或智慧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存在。这可能是在说,物体本身并非实有,而是由更高级别的存在或力量所构成。四者,可能是指闻、见、觉、知这四种感知或认知方式。它们作为依附于物体的存在,似乎在强调感知和认知的重要性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似乎在探讨物质与精神、存在与感知的关系,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在尘境中显现其机巧。它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世界和存在的深刻理解,以及物体如何通过感知和认知来适应和应对环境的变化。这种理解可能涉及到佛教或道教的哲学思想,因为它强调了灵性、智慧和感知的重要性。
然而,这只是对这首诗的一种解读,具体的含义可能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和作者的创作背景来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