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》 传呼震地门前过,更不令人问是谁。

传呼震地门前过,更不令人问是谁。

意思:传呼震地门前经过,更不让别人问是谁。

出自作者[宋]邵雍的《和王中美大卿致政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诗人通过诗中的情感和意象,表达了一种坚韧不屈、积极向上的精神。 首句“自古有才思奋飞,夫君何故独知时”,诗人以才思奋飞比喻自己的抱负和理想,表达了自己不甘平凡、渴望展现自己的心态。而第二句“平生怀抱未少屈,盛世挂冠良得宜”,则表达了诗人一生的抱负和追求,尽管遭受了很多的挫折和委屈,但诗人仍然保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,这种精神在盛世中更是显得难能可贵。 第三句“入格柳挼风细细,厌春花笑日迟迟”,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,柳条摇曳、微风拂面、春花凋零、阳光慵懒,这些景象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第四句“传呼震地门前过,更不令人问是谁”,诗人通过描述自己门前传来的喧嚣声,表达了自己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无奈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愤怒和不满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、积极向上的精神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被理解的孤独和无奈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意象丰富而生动,语言简练而有力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篇,它激励着人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,去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挫折,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自古有才思奋飞,夫君何故独知时。
平生怀抱未少屈,盛世挂冠良得宜。
入格柳挼风细细,厌春花笑日迟迟。
传呼震地门前过,更不令人问是谁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邵雍(1011年—1077年),字尧夫,北宋著名理学家、数学家、道士、诗人,生于林县上杆庄(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,一说生于范阳,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),与周敦颐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并称“北宋五子”。少有志,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,并悟到“道在是矣”,而后师从李之才学《河图》《洛书》与伏羲八卦,学有大成,并著有《皇极经世》《观物内外篇》《先天图》《渔樵问对》《伊川击壤集》《梅花诗》等。

天圣四年(1026年),邵雍16岁,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,卜居于此地。宋仁宗康定元年(1040年),邵雍30岁,游历河南,因将父母葬在伊水(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)之上,遂而成为河南(今河南洛阳)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定居洛阳,以教授为生。嘉祐七年(1062年),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,自号安乐先生。出游时必坐一小车,由一人牵拉。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,两度被举,均称疾不赴。熙宁十年(1077年)病卒,终年六十七岁。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传呼

    读音:chuán hū

    繁体字:傳呼

    英语:messenger call

    解释:1.传声呼喊。 2.谓口语相传。 3.传唤。

    造句:

  • 过更

    读音:guò gēng

    繁体字:過更

    意思:(过更,过更)
    古代徭役制度的一种规定,应服役的人出钱入官,由官别雇人代为服役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游侠列传》“每至践更,数过,吏弗求”裴骃集解引三国·魏·如淳曰:“更有三品:有

  • 不令

    读音:bù lìng

    繁体字:不令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善;不肖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十月之交》:“烨烨震电,不宁不令。”
      ▶郑玄笺:“天下不安,政教不善之徵。”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宣公十四年》:“寡君有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