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蓦山溪·谯园幽古》 摇落枣红时,满园空、几株苍翠。

摇落枣红时,满园空、几株苍翠。

意思:零落枣红色时,满园空、几棵苍翠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蓦山溪·谯园幽古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谯园》,是一首描绘园林景色和历史人物的诗。通过对园林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感慨。 首句“谯园幽古,烟锁前朝桧”,描绘了园林的幽静和历史的厚重。谯园,即曹操的故园,历史悠久,古桧参天,给人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感觉。烟雾笼罩着这些古老的桧树,增添了园林的神秘和幽静。 “摇落枣红时,满园空、几株苍翠”,描绘了园林在秋天落叶后的景象。枣树的红叶和苍翠的桧树形成对比,更显园林的空旷和寂寥。 “史君才誉,金殿握兰人,将风调,改荒凉,便是嬉游地”,这里提到的史君,指的是史思明,他曾在此地作乱。诗人通过赞扬他的才华和治理能力,暗示他有能力改变园林的荒凉景象,使之重新成为游玩的胜地。 “刘郎莫问,去后桃花事”,桃花是春天的象征,诗人用桃花来暗示桃花源,暗示曾经的美好已经不在。 “司马更堪怜,掩金觞、琵琶催泪”,司马是指司马昭,他曾在此地饮酒作乐,但最终失败。诗人用琵琶催泪的意象,暗示此地曾经的美好已经消逝,只剩下悲伤和回忆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园林的景色和历史人物,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感慨。诗人通过对园林的描绘,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追忆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,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谯园幽古,烟锁前朝桧。
摇落枣红时,满园空、几株苍翠。
史君才誉,金殿握兰人,将风调,改荒凉,便是嬉游地。
刘郎莫问,去后桃花事。
司马更堪怜,掩金觞、琵琶催泪。
愁来不醉。
不醉奈愁何,汝南周,东阳沈,劝我如何醉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枣红

    读音:zǎo hóng

    繁体字:棗紅

    意思:(枣红,枣红)
    像红枣的颜色。如:枣红马;枣红夹袄。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枣红
     补证条目
    像红枣的颜色。<

  • 苍翠

    读音:cāng cuì

    繁体字:蒼翠

    英语:verdant

    意思:(苍翠,苍翠)
    青绿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冬日晚郡事隙》诗:“苍翠望寒山,峥嵘瞰平陆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老学

  • 摇落

    读音:yáo luò

    繁体字:搖落

    英语:shakedown

    意思:(摇落,摇落)
    凋残,零落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辩》:“悲哉秋之为气也!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。”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