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谢敞王博喻》 高哉孔孟如秋月,万古清光仰照临。

高哉孔孟如秋月,万古清光仰照临。

意思:孔子、孟子如秋月高啊,万古清光仰光照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庭坚的《赠谢敞王博喻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赞美孔孟思想的伟大,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赏之情,同时也对那些随波逐流、缺乏独立思考的人表示了遗憾。 首联“高哉孔孟如秋月,万古清光仰照临”,用秋月比喻孔孟的高尚品格,表达了他们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无尽启示。这一联以高远的视角,宏大的比喻,展现了孔孟思想的深远影响和崇高地位。 颔联“千里特来求骥马,两生於此敌南金”,表达了对有才华之士的赞赏,以及对那些在才华上平庸之人的批评。千里马比喻那些有才华的人,两生在此敌南金,是对两位学生的赞美,他们在此可以与南金(南方最好的金属)相媲美。 颈联“文章最怨随人後,道德无多只本心”,表达了对独立思考和道德品质的重视。这里用“文章最怨随人後”表达了对那些缺乏独立思考,人云亦云的人的批评,而“道德无多只本心”则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,认为只有坚守本心,才能真正拥有道德。 尾联“废轸断弦尘漠漠,起予惆怅伯牙琴”,表达了对那些失去自我、沉沦于世俗的人的惋惜之情。废轸断弦尘漠漠,是对那些失去自我、沉沦于世俗的人的描述,他们就像被废弃的琴弦,落满灰尘。而伯牙琴的典故则表达了对知音难求的惆怅之情。 整首诗以赞美孔孟思想为主线,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士的赞赏,对平庸之人的批评,以及对那些失去自我、沉沦于世俗的人的惋惜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独立思考和道德品质的重视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寓意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高哉孔孟如秋月,万古清光仰照临。
千里特来求骥马,两生於此敌南金。
文章最怨随人後,道德无多只本心。
废轸断弦尘漠漠,起予惆怅伯牙琴。
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
黄庭坚(1045.8.9-1105.5.24),字鲁直,号山谷道人,晚号涪翁,洪州分宁(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)人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书法家,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,与杜甫、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“一祖三宗”(黄庭坚为其中一宗)之称。与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,合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。生前与苏轼齐名,世称“苏黄”。

著有《山谷词》,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光

    读音:qīng guāng

    繁体字:清光

    英语:letter out

    意思:
     1.清美的风彩。多喻帝王的容颜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晁错传》:“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,然莫能望陛下清光,譬之犹

  • 照临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照射到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照临四方曰明。” 汉 焦赣 《易林·巽之井》:“昊天白日,照临我国。” 冰心 《寄小读者》三:“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的田畦上。”

    2.从上面照察。比喻察理。《诗·小雅·小明》:“明明上天,照临下土。” 郑玄 笺:“照临下土,喻王者当察理天下之事也。” 唐 杜甫 《风疾舟中

  • 孔孟

    读音:kǒng mèng

    繁体字:孔孟

    英语:Confucius and Mencius

    意思: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的并称。
      ▶晋·张协《洛禊赋》:“于是搢绅先生,啸俦命友,携朋接党,冠童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