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皇应是怜尧父,不做无宵已四春。
意思:玉皇大帝应是可怜尧父,不做没有夜晚已经四春。
出自作者[宋]项安世的《十五夜雪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主题是与月亮相伴的乐趣。诗人通过描绘月亮的各种形态,表达了他对月亮的喜爱和欣赏。
首句“幸自封姨不敢嗔,放教月姊伴游人”,诗人以封姨为月亮开脱,说她并没有责怪人们赏月时的喧闹,反而让月亮陪伴着人们。封姨是传说中的月神,诗人巧妙地利用她的名字,赋予了月亮一种人性化的、亲切的形象。
“不知滕六来奇许,忽与天官竞此辰”,诗人用“滕六”来形容云彩,说它并没有阻止月亮的升起,反而让月亮与天官争艳。这里诗人用词巧妙,富有想象力,将云彩拟人化,赋予它一种动态的美。
“莲焰扑残惟种李,金波卷尽只铺银”,诗人用“莲焰”来形容月亮的光芒,用“种李”来形容月下李树的美景,将月光与李树相结合,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月下景色。
最后,“玉皇应是怜尧父,不做无宵已四春”,诗人以“尧父”来形容美好的春天,说玉皇应该怜悯人间,让人们有更多的夜晚欣赏到月亮的美。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,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和欣赏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喜爱和欣赏之情。诗人将月亮拟人化,赋予它人性化的形象,同时将月光与自然景色相结合,描绘出一幅美丽的月下景色。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