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湖舡分得行字韵》 三月莺花烂熳春,寻芳谁不趁清明。

三月莺花烂熳春,寻芳谁不趁清明。

意思:三月莺花灿烂熳春,寻芳谁不趁清明。

出自作者[宋]潘玙的《湖舡分得行字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三月莺花烂熳春,寻芳谁不趁清明》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和诗人生活理想的诗。诗中通过对三月春光明媚、鲜花盛开、莺啼鸟鸣的生动描绘,表现出春天的活力和生机。同时,诗人在清明节外出踏青、寻觅美好景色的过程中,表达出对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。 “寻芳谁不趁清明”,清明节是春天的一个重要节日,人们纷纷外出踏青,欣赏春天的美景。诗人用“谁不”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,同时也暗示出诗人自己的生活态度:享受生活,珍惜每一个美好的时刻。 “要为终日看山计”,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。他认为自己应该终日欣赏山水,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。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尊重和热爱。 “老柳半枯存古意,浮云多变类人情”,这两句诗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,表达出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理解。老柳象征着岁月的沧桑,浮云的多变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幻莫测。诗人通过这些象征和比喻,表达出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。 “何时结屋西湖上,雨笠烟蓑寄此生”,最后两句诗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。诗人渴望在西湖上结庐而居,过着雨笠烟蓑的隐居生活。这种生活代表着自由、闲适、与世无争,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思考,表达出诗人对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。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绘、象征、比喻等手法,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三月莺花烂熳春,寻芳谁不趁清明。
要为终日看山计,只买扁舟载酒行。
老柳半枯存古意,浮云多变类人情。
何时结屋西湖上,雨笠烟蓑寄此生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寻芳

    读音:xún fāng

    繁体字:尋芳

    意思:(寻芳,寻芳)

     1.游赏美景。
      ▶唐·姚合《游阳河岸》诗:“寻芳愁路尽,逢景畏人多。”
      ▶宋·朱熹《春日》诗:“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”

  • 烂熳

    读音:làn màn

    繁体字:爛熳

    英语:bright-coloured; brilliant

    意思:(烂熳,烂熳)
    见“烂漫”。

    详细释义:1.光彩焕

  • 莺花

    读音:yīng huā

    繁体字:鶯花

    意思:(莺花,莺花)

     1.莺啼花开。泛指春日景色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陪李梓州等四使君登惠义寺》诗:“莺花随世界,楼阁倚山巅。”
      ▶宋·杨万里《丙申岁朝》诗:

  • 三月

    读音:sān yuè

    繁体字:三月

    造句:

  • 清明

    读音:qīng míng

    繁体字:清明

    短语:晴天 晴

    英语:clear and bright

    意思:
     1.物之轻清者。亦谓清澈明朗。
      ▶《荀子•解蔽》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