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杨如晦二画·蜀道图》 行人愁绝却无愁,始信宜歌蜀道易。

行人愁绝却无愁,始信宜歌蜀道易。

意思:行为人愁绝却无愁,相信应该唱蜀道容易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说之的《题杨如晦二画·蜀道图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色,通过对山、树、瀑布、行人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象。 首句“山钩树白何年岁,流瀑可听下无地”中,“山钩树”描绘了山间的独特景象,白色的树皮和树枝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,给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感觉。而“流瀑可听下无地”则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,声音震耳欲聋,使人感到震撼。 接下来,“行人愁绝却无愁”一句,诗人通过描绘行人的感受,进一步展现了山间的美丽与神秘。行人或许在艰难的攀爬蜀道时感到疲惫和忧虑,但当他们看到眼前的美景时,心中的忧虑似乎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和满足。 最后,“始信宜歌蜀道易”一句,诗人表达了他对蜀道的重新认识和理解。在看到山间的美景后,行人不再感到蜀道难行,反而认为歌唱蜀道是轻松愉快的。这一转折点睛,使整首诗的主题得到了升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山间的美丽与神秘,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,需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钩树白何年岁,流瀑可听下无地。
行人愁绝却无愁,始信宜歌蜀道易。
作者介绍
晁说之[chaoyuezhi](1059年—1129年),字以道、伯以,因慕司马光之为人,自号景迂生。先世世居澶州(今河南濮阳),钜野(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)人。晁迥玄孙。生于宋仁宗嘉祐四年,卒于高宗建炎三年,年七十一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蜀道

    读音:shǔ dào

    繁体字:蜀道

    英语:Shudao

    意思:蜀中的道路。亦泛指蜀地。
      ▶唐·温庭筠《过华清宫二十二韵》:“早梅悲蜀道,高树隔昭丘。”
      ▶《隶续•汉建平郫县碑》宋·

  • 行人

    读音:xíng rén

    繁体字:行人

    短语:客 游子 客人 行者 旅客 行旅

    英语:pedestrian

    意思:I

     1.出行的人;出征的人。

  • 愁绝

    读音:chóu jué

    繁体字:愁絕

    意思:(愁绝,愁绝)
    极端忧愁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:“沉饮聊自遣,放歌颇愁绝。”
      ▶唐·戴叔伦《转应词》:“明月,明月,胡笳一声愁绝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