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人游句曲》 凫舄鹤袍辞世纷,望三峰下礼茅君。

凫舄鹤袍辞世纷,望三峰下礼茅君。

意思:野鸭鞋鹤袍辞世纷,望着三座山峰下礼是你。

出自作者[明]姚咨的《送人游句曲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道教题材的诗歌,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、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。 首句“凫舄鹤袍辞世纷”,描绘了诗人身着凫舄(一种象征仙风道骨的鞋子)和鹤袍(一种象征长寿的衣服),告别纷繁世俗的场景。这里的凫舄鹤袍象征着道家的服饰,表明诗人已经脱离了尘世的纷扰,开始追求道家的修炼之道。 第二句“望三峰下礼茅君”,描述了诗人在三座山峰之下向茅山派的创始人茅蒙(又称茅君)行礼的情景。这里的三峰可能是指茅山派的三大名山:大茅山、中茅山和小茅山。茅蒙是道教茅山派的创始人,被誉为“茅山真君”,诗人向他行礼,表示对道教的尊崇和敬意。 第三句“祈年欲啖金光草,好道宁披玉检文”,表达了诗人渴望长生不老、修炼成仙的愿望。金光草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,据说吃了它可以延年益寿。诗人希望能够吃到这种神奇的草药,实现长生不老的愿望。同时,诗人也愿意穿上象征道家身份的玉检文,以示自己对道教的忠诚。 第四句“绝絺琳宫当日见,上方清磬隔花闻”,描绘了诗人在绝絺琳宫(道教宫观)里见到的景象。绝絺琳宫是道教宫观的代表之一,诗人在这里见到了道家的清修生活,听到了道士们敲击清磬的声音。这里的清磬是一种法器,用于道教仪式中,敲击时发出悠扬的声音,象征着清净、超脱的境界。 最后一句“山中倘遇陶弘景,愿乞松风与白云”,表达了诗人对道家高人陶弘景的敬仰之情。陶弘景是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,被誉为“山中宰相”。诗人希望在山中能够遇到这位高人,向他请教道家的修炼之道,甚至愿意向他乞求松风和白云,以寓意自己对道家境界的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诗句和生动的画面,展现了诗人对道家修炼之道的向往和追求,以及对长生不老、超脱尘世的美好愿景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凫舄鹤袍辞世纷,望三峰下礼茅君。
祈年欲啖金光草,好道宁披玉检文。
绝絺琳宫当日见,上方清磬隔花闻。
山中倘遇陶弘景,愿乞松风与白云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峰

    读音:sān fēng

    繁体字:三峰

    意思:
     1.三山峰。指华山之莲花、毛女、松桧三山峰。
      ▶唐·陶翰《望太华赠卢司仓》诗:“行吏到西华,乃观三峰壮。”
      ▶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摺:“泪添九曲

  • 茅君

    读音:máo jūn

    繁体字:茅君

    意思:指传说中在句容·句曲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。
      ▶唐·李颀《题卢道士房》诗:“秋砧响落木,共坐茅君家。”
      ▶元·宋无《游三茅华阳诸洞》诗之二:“玉案清香彻夜焚,紫烟成盖覆茅

  • 辞世

    读音:cí shì

    繁体字:辭世

    短语:谢世

    英语:farewell to life

    意思:(辞世,辞世)

     1.避世,隐居。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汉高祖功

  • 凫舄

    读音:fú xì

    繁体字:鳧舄

    意思:(凫舄,凫舄)
    《后汉书•方术传上•王乔》:“王乔者,河东人也。
      ▶显宗世,为叶令。
      ▶乔有神术,每月朔望,常自县诣臺朝。帝怪其来数,而不见车骑,密令太史伺望之。言

  • 鹤袍

    读音:hè páo

    繁体字:鶴袍

    意思:(鹤袍,鹤袍)
    绣有仙鹤的官服。
      ▶明·李东阳《候驾毕宿神乐观》诗:“夜赐鹤袍阶二品,书颁龙馔日三回。”
      ▶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•禨祥•献芝》:“自是督臣胡宗宪献芝

  • 下礼

    读音:xià lǐ

    繁体字:下禮

    意思:(下礼,下礼)

     1.施礼。
      ▶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•花关索出身传》:“道童向前忙下礼。”
     
     2.指向女家送聘礼。
      ▶《儒林外史》第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