步出青门去,疏钟隔上林。
意思:步出青门去,疏钟隔上林。
出自作者[唐]耿湋的《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通过描绘诗人步出青门,穿过林间,回到自己家乡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。
首联“步出青门去,疏钟隔上林。四郊多难日,千里独归心”,诗人步出城门,走在路上,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,隔着树林传来,显得格外清晰。然而,这疏钟却无法驱散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孤独。诗人在千里之外独自归来,看到的是战乱四起的郊区,听到的是人们流离失所的哭声。
颔联“暮鸟声偏苦,秋云色易阴”,诗人听到暮鸟的叫声,感到格外凄苦,秋天的云色也变得阴沉起来,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。
颈联“乱坟松柏少,野径草茅深”,诗人看到的是乱坟旁边稀少的松柏和野径上茂密的草茅,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之感。
尾联“灞涘袁安履,汾南宓贱琴。何由听白雪,只益泪沾襟”,诗人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。第一个典故是“灞涘袁安履”,指的是在汉朝时期,袁安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,只能在灞水边找到一块石头来当做鞋子穿。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凄凉。第二个典故是“汾南宓贱琴”,指的是宓贱想要用弹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,但最终却发现琴声无法传达自己的内心感受。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最后一句“何由听白雪,只益泪沾襟”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,他不知道如何排解内心的忧虑和孤独,只能任由泪水流淌。
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、忧虑和无奈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读来令人感动。同时,诗中也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意象,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