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登灵鹫山》 下有王舍城,民俗尚淳古。

下有王舍城,民俗尚淳古。

意思:下有王舍城,民间还淳古。

出自作者[明]全室宗泐的《登灵鹫山》

全文赏析

《登灵鹫山》是明代僧人全室宗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。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灵鹫山后的所见所感,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。 首句“鹫峰何岧峣”,以鹫峰为切入点,展示了灵鹫山的峻峭高耸。鹫峰是灵鹫山的主峰,因其形状酷似鹫鸟而得名。诗人用“岧峣”一词来形容山峰的高耸,既表现了山峰的险峻,又突显了其雄伟壮观的景象。 第二句“云锁千峰雨”,描绘了云雾缭绕、雨水滂沱的山林景象。这里的“云锁千峰”形象地表现了云雾弥漫、山峰若隐若现的景象,而“雨”字则暗示了诗人登山时正值雨季。这种景象既增加了诗歌的意境,又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 第三句“烟霞一径通”,描绘了烟雾缭绕、霞光四溢的山路。这里的“烟霞”一词,既表现了山路的美丽景色,又暗示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追求。而“一径通”则表示这条山路通向佛教圣地,寓意着诗人对佛教信仰的坚定。 最后一句“猿啼古寺秋”,描绘了古寺中猿猴啼叫的景象。这里的“猿啼”一词,既表现了古寺的幽静,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。而“古寺秋”则暗示了诗人在秋天来到这座古寺,感叹时光荏苒,佛教信仰历久弥新。 整首诗通过对灵鹫山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。同时,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,既有山水景色,又有动物声音,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兹山如鹫形,昂然欲骞翥。
稽首天人师,浩劫长此住。
山中数招提,窗户散烟雾。
胜流不起席,钟鼓自朝暮。
下有王舍城,民俗尚淳古。
所嗟给孤园,民俗已非故。
吾生一何幸,良游遂平素。
一笑天风生,白云掩高树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王舍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天子或诸侯的行宫。《周礼·夏官·土方氏》:“王巡守,则树王舍。”《左传·哀公八年》:“ 微虎 欲宵攻王舍。”

    读音:wáng shè

  • 王舍城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地名。即古 印度 曷罗闍姞 利呬城 。传说其西南 佛陀迦雅 为 释迦牟尼 成道之地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摩揭陀国下》:“石柱东北不远,至 曷罗闍姞利呬城 ( 唐 言 王舍 )……时 吠舍釐王 闻 频毗娑罗王 野处寒林,整集戎旅欲袭,不虞边候以闻,乃建城邑。以王先舍於此,故称 王舍城 也。” 唐 王勃 《益州绵竹县武都山净慧寺

  • 俗尚

    读音:sú shàng

    繁体字:俗尚

    英语:prevailing customs

    意思:世俗的风尚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与冯宿论文书》:“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,以之争名于时也。”
      

  • 淳古

    读音:chún gǔ

    繁体字:淳古

    意思:淳厚古朴。
      ▶唐·高适《留上李右相》诗:“风俗登淳古,君臣挹大庭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五:“棺外列置瓦器,皆极淳古。”
      ▶明·胡应麟《诗薮•杂言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