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伤春》 蕙兰蹊径失芳期,风雨春深怯减衣。

蕙兰蹊径失芳期,风雨春深怯减衣。

意思:蕙兰花路失去芬芳期,风雨春深胆怯减衣服。
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伤春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蕙兰蹊径失芳期,风雨春深怯减衣》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,它以蕙兰为引子,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伤春之情。 首句“蕙兰蹊径失芳期”,诗人以蕙兰比喻人生的美好时光,表达了失去时间的紧迫感和无奈。接下来的“风雨春深怯减衣”一句,诗人通过描绘风雨中的春深景象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担忧。 “卷箔高楼惊燕入,挥弦远目送鸿归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,通过卷帘远望和挥弦远望的动作,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未来的渴望和无奈。 “蜂催酿蜜愁花尽,絮扑暄条◇雪飞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蜂儿忙碌地采蜜,柳絮飞舞,仿佛在迎接春天的到来。然而,这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和无常。 最后,“欲识伤春多少恨,试量衣带忖要围。”诗人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伤感。诗人似乎在问自己,伤春有多少恨?而回答则是量衣带,忖要围。这里的要围象征着女人的身体曲线,而衣带则是时间的象征。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蕙兰为引子,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伤春之情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无奈。整首诗情感深沉,语言优美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蕙兰蹊径失芳期,风雨春深怯减衣。
卷箔高楼惊燕入,挥弦远目送鸿归。
蜂催酿蜜愁花尽,絮扑暄条◇雪飞。
欲识伤春多少恨,试量衣带忖要围。
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深

    读音:chūn shēn

    繁体字:春深

    意思:春意浓郁。
      ▶唐·储光羲《钓鱼湾》诗:“垂钓绿湾春,春深杏花乱。”
      ▶宋·秦观《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》:“支枕星河横醉后,入帘飞絮报春深。”
      ▶许地山《危

  • 蹊径

    读音:xī jìng

    繁体字:蹊徑

    英语:path

    意思:(参见蹊径,蹊迳)

    近义词: 途径、路径、小径、便道、门径、羊肠小道、小路、门路

  • 蕙兰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叶丛生,狭长而尖,初夏开花,色黄绿,有香味,庭园栽植,可供观赏。《古诗十九首·冉冉孤生竹》:“伤彼蕙兰花,含英扬光辉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咏怀》之二:“濯缨醴泉,被服蕙兰。” 晋 陆机 《鳖赋》:“咀蕙兰之芳荄,翳华藕之垂房。” 宋 邹浩 《四柏赋》:“蕙兰馥鬱乎亭槛,锦綺焜煌乎涂泥。”

    2.喻芳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