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沫若先生邀饮赖家桥》 平桥翠竹清如水,晓日白莲香到根。

平桥翠竹清如水,晓日白莲香到根。

意思:平桥翠竹清如水,旭日白莲花香到根。

出自作者[现代]老舍的《沫若先生邀饮赖家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一个田园诗境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 首联“家山北望隔中原,相对能无酒一樽?”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北望,隔着中原的景象,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同时,也暗示了诗人想要借酒消愁,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感慨的情感。 颔联“薄醉欲倾前日泪,红颜未是少年痕!”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前日的泪水欲倾,暗示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。而红颜未是少年痕,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青春不再的感慨。这两句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。 接下来的两联,诗人通过描绘田园景色,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“平桥翠竹清如水,晓日白莲香到根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、清新的田园画卷,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宁静。而“篱外桑麻诗境里,柴扉不掩傲朱门”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蔑视。在这里,诗人通过描绘篱外的桑麻,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;而柴扉不掩傲朱门,则暗示了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和不屑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。通过对田园景色的描绘,诗人展现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权贵的蔑视,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家山北望隔中原,相对能无酒一樽?
薄醉欲倾前日泪,红颜未是少年痕!
平桥翠竹清如水,晓日白莲香到根。
篱外桑麻诗境里,柴扉不掩傲朱门。
作者介绍 老舍简介
老舍(1899年2月3日—1966年8月24日),原名舒庆春,另有笔名絜青、鸿来、非我等,字舍予。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,父母为他取名“庆春”,大概含有庆贺春来、前景美好之意。上学后,自己更名为舒舍予,含有“舍弃自我”,亦即“忘我”的意思。北京满族正红旗人。中国现代小说家、作家,语言大师、人民艺术家,新中国第一位获得“人民艺术家”称号的作家。代表作有《骆驼祥子》、《四世同堂》、剧本《茶馆》。

老舍的一生,总是忘我地工作,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“劳动模范”。1966年,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,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。2017年9月,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《四世同堂》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平桥

    读音:píng qiáo

    繁体字:平橋

    英语:level bridge

    意思:(平桥,平桥)

     1.即咸阳桥,亦名西渭桥。
      ▶唐·温庭筠《走马楼三更曲》:“马过平桥通画堂,虎

  • 晓日

    读音:xiǎo rì

    繁体字:曉日

    意思:(晓日,晓日)

     1.朝阳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酬令狐相公使宅别斋初栽桂树见怀之作》诗:“影近画梁迎晓日,香随绿酒入金杯。”
      ▶元·郝经《贤臺行》:“晓日

  • 翠竹

    读音:cuì zhú

    繁体字:翠竹

    英语:bamboo

    意思:绿竹。
      ▶南朝·齐·谢朓《游后园赋》:“积芳兮选木,幽兰兮翠竹。”
      ▶唐·鲍溶《云溪竹园翁》诗:“硠硠云溪里,翠竹和云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