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子华应天院行香归过洛川》 自知白雪高难和,忍愧谁能寄我颜。

自知白雪高难和,忍愧谁能寄我颜。

意思:从知道白雪高难以和,忍着羞愧谁能寄我颜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和子华应天院行香归过洛川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。整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的画卷,通过印节传呼、府庭闲散、度桥寒色、按辔晴光等细节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。 诗的首句“印节传呼洛北还”,以一种传令的方式开启了全诗,使读者仿佛能听到一种古老的传唤声音,感受到了诗中的历史气息。而“府庭无论不妨闲”,则展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态,为接下来的景色描绘铺垫了情绪。 “度桥寒色侵春服,按辔晴光露晓山”这两句,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。度桥的寒色和春服的温暖形成对比,按辔前行的马匹和晴光下的晓山相互映衬,既有静态的描绘,又有动态的展示,形成了生动的画面感。 “香穗徘徊凝广殿,花篮繁会满通闤”这两句,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,通过描述香穗的徘徊和花篮的繁会,给景物赋予了生命和情感,使得诗的意境更加深远。 最后的“自知白雪高难和,忍愧谁能寄我颜”两句,诗人以白雪自比,表达了自己高洁却难以合群的性格。同时,通过“忍愧谁能寄我颜”的表达,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、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,展示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的内心世界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印节传呼洛北还,府庭无论不妨闲。
度桥寒色侵春服,按辔晴光露晓山。
香穗徘徊凝广殿,花篮繁会满通闤。
自知白雪高难和,忍愧谁能寄我颜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高难

    读音:gāo nán

    繁体字:高難

    造句:

  • 自知

    读音:zì zhī

    繁体字:自知

    英语:know

    意思:
     1.认识自己;自己明瞭。
      ▶《老子》:“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贡禹传》:“然非自知奢僭也,犹鲁昭公曰

  • 白雪

    读音:bái xuě

    繁体字:白雪

    英语:Bai Xue, a Chinese singer

    意思:
     1.洁白的雪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告子上》:“白雪之白,犹白玉之白与?”战国·楚·宋玉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