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点绛唇 呈络滨、筠溪二老》 堪恨归鸿,情似秋云薄。

堪恨归鸿,情似秋云薄。

意思:堪恨归鸿,爱情似秋云薄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元干的《点绛唇 呈络滨、筠溪二老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张元干的《点绛唇·呈洛滨、筠溪二老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。此词大约作于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(1148年),当时秦桧当权,力主和议,打压抗金力量。而词人张元干与洛滨(富直柔)、筠溪(李弥孙)等人均为抗金派人士,他们主张抵抗外敌、收复失地。因此,这首词可以看作是词人对友人的一种鼓励和慰藉,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局的深深忧虑和无奈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清夜沉沉,暗蛩啼处檐花落。
乍惊帘幕,香绕屏山角。
堪恨归鸿,情似秋云薄。
书难托,尽交寂寞,忘了前时约。
作者介绍
张元干(1091年—约1161年),字仲宗,号芦川居士、真隐山人,晚年自称芦川老隐。芦川永福人(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)。历任太学上舍生、陈留县丞。金兵围汴,秦桧当国时,入李纲麾下,坚决抗金,力谏死守。曾赋《贺新郎》词赠李纲,后秦桧闻此事,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。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,客死他乡,卒年约七十,归葬闽之螺山。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“词坛双璧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归鸿

    读音:guī hóng

    繁体字:歸鴻

    意思:(归鸿,归鸿)
    归雁。诗文中多用以寄托归思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嵇康《赠秀才入军》诗之四:“目送归鸿,手挥五絃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乔《登慈恩寺塔》诗:“斜阳越乡思,天末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