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蔡君谟示古大弩牙》 蔡侯出此问谁得,往年客遗来琅琊。

蔡侯出此问谁得,往年客遗来琅琊。

意思:蔡侯出这个问谁能,去年客人留下来琅琊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蔡君谟示古大弩牙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精湛的工艺品——弩牙(即弩机)为题,通过对其精妙工艺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钦佩,同时也对当今武备废弛、将领无能导致士兵枉死的现状表达了忧虑。 首段描述了黄铜弩牙的华丽外观和其精妙的设计,“银阑线齿如排沙”,“上立准度可省括”,“其度四寸寸五刻”等句,都展示了其工艺之精湛。而“蔡侯出此问谁得,往年客遗来琅琊”一句,则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,他们能够制作出如此精妙的物品。 接着诗人转向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,“琅琊筑城穿厚壤,既获磨洗争传夸。莫知岁月孰制作,精妙近世应难加。”过去的武备精良,而现在却废弛不堪,这无疑是对当今将领无能、士兵枉死的批判。 最后,“愿侯拟之起新法,勿使边兵死似麻。”诗人希望地方官员能够重视军事,改革武备,不要再让士兵枉死。整首诗通过对一件工艺品和对过去的怀念,表达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当今军事状况的忧虑,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历史反思的诗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件工艺品的赞美,更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意和对当今军事状况的反思。诗人通过精妙的文字,将一件普通的工艺品与历史、人文、军事等元素紧密结合,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内涵和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黄铜弩牙金错花,银阑线齿如排沙。
上立准度可省括,箭沟三道前直窊。
其度四寸寸五刻,鋈光历历无纤差。
蔡侯出此问谁得,往年客遗来琅琊。
琅琊筑城穿厚壤,既获磨洗争传夸。
莫知岁月孰制作,精妙近世应难加。
发机高下在分刻,今人妄射功仍赊。
愿侯拟之起新法,勿使边兵死似麻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琅琊

    读音:láng yá

    繁体字:琅琊

    英语:name of an ancient region in today\'s eastern Shantung Province

    意思:见“琅邪”。

  • 往年

    读音:wǎng nián

    繁体字:往年

    短语:已往 往常 往昔 昔日 旧时 往 昔 以往 从前 往日 过去 往时

    英语:in former years

    意思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