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慈感寺极目轩》 客至未尝芡觜,我来恰及荷花。

客至未尝芡觜,我来恰及荷花。

意思:客人到未曾芡实觜,我来恰好和荷花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洪的《题慈感寺极目轩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寺庙枕溪、僧人依城、荷花盛开的美景的诗。诗中通过对寺庙、僧人、荷花等意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 首句“寺枕苕溪一曲,僧依城郭千家”,描述了寺庙枕溪而建,周围环绕着苕溪,而僧人则依傍着城郭千家。这里的“苕溪”指的是清澈的溪流,而“城郭千家”则描绘了寺庙周围的人烟繁盛,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。 第二句“客至未尝芡觜,我来恰及荷花”,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生活和诗人自己的感受。这里“芡觜”指的是芡实的尖端,通常用来形容稀少珍贵的事物。诗人说即使有客人来,寺庙也不会因为接待而减少对荷花的欣赏,这表现出寺庙生活的恬静和从容。而“我来恰及荷花”则表达了诗人自己来时的恰到好处,能够欣赏到荷花的美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寺庙、僧人、荷花等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、超脱世俗的情怀,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。 此外,诗中的“寺枕苕溪一曲,僧依城郭千家”一句,也表现出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、相互依存的关系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寺庙、僧人、荷花等意象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、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寺枕苕溪一曲,僧依城郭千家。
客至未尝芡觜,我来恰及荷花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荷花

    解释

    荷花 héhuā

    (1) [lotus]

    (2) 多年生草本,生于水中,叶圆大,花红或白,种子称莲,地下茎为藕

    (3) 莲的花

    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——宋· 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
  • 未尝

    读音:wèi cháng

    繁体字:未嘗

    短语:远非 罔 毋 莫 靡 从不 绝非 从未

    英语:have not

    意思:(未尝,未尝)

     1.未曾,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