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观佛迹寺》 莲座神容俨,松崖圣趾馀。

莲座神容俨,松崖圣趾馀。

意思:莲花座神容俨,松崖圣趾多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勃的《观佛迹寺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古迹的诗,通过对莲座神容、松崖、石文、曲磴、前除等古迹元素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敬畏和感叹。 首联“莲座神容俨,松崖圣趾馀”中,“莲座”象征着神圣,“神容俨”描绘了神像的庄严,“松崖”则暗示了古迹的悠久历史。这两句诗总领全篇,奠定了整首诗庄重、神圣的感情基调。 颔联“年长金迹浅,地久石文疏”进一步描绘了古迹的沧桑。“金迹浅”暗示了岁月流转,时间的痕迹在金石上渐渐消失。而“石文疏”则描绘了石头上的纹路变得模糊不清,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。 颈联“颓华临曲磴,倾影赴前除”则描绘了古迹周围的景象。花木凋零,石头倾倒,曲磴临风,前除赴影,一幅凄凉的景象跃然纸上。 尾联“共嗟陵谷远,俄视化城虚”表达了诗人对古迹今已成荒凉的感叹。“陵谷远”暗示了时代的变迁,“化城虚”则表达了对古文化已逝的惋惜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古迹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的敬畏和感叹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痕迹的描绘,营造了一种庄重、神圣的氛围,同时也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时代变迁的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莲座神容俨,松崖圣趾馀。
年长金迹浅,地久石文疏。
颓华临曲磴,倾影赴前除。
共嗟陵谷远,俄视化城虚。
作者介绍 王勃简介
王勃(约650年—约676年),字子安,汉族,唐代文学家。古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,出身儒学世家,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并称为“王杨卢骆”、“初唐四杰”。

王勃自幼聪敏好学,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他六岁即能写文章,文笔流畅,被赞为“神童”。九岁时,读颜师古注《汉书》,作《指瑕》十卷以纠正其错。十六岁时,应幽素科试及第,授职朝散郎。因做《斗鸡檄》被赶出沛王府。之后,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,创作了大量诗文。返回长安后,求补得虢州参军。在参军任上,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神容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神妙的姿容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舞鹤赋》:“忽星离而云罢,整神容而自持。”

    2.指精神容貌。 楼适夷 《一位严于律己的共产党员》:“他不爱住院,也不愿朋友上医院去探望。他不想使自己日益枯槁的神容,使朋友见了心里难受。”

    读音:shén róng

  • 莲座

    读音:lián zuò

    繁体字:蓮座

    英语:lotus throne

    意思:(莲座,莲座)
    见“莲花座”。

    近义词: 佛座

    解释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