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杂诗(二首)》 神人固难遇,授书非典谟。

神人固难遇,授书非典谟。

意思:神仙很难遇到,授书不是经典。

出自作者[明]朱纯的《杂诗(二首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,主要描绘了汉代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张良(字子房)的一生。诗人通过对张良的赞美,表达了对忠诚、智慧和谦逊品质的崇敬。 首句“子房有奇志”,直接点明了张良的非凡抱负。他有着远大的志向,不甘于平庸的生活。接下来的“功高不自居”,则表现了张良的谦逊品质。他虽然建立了伟大的功绩,但并不沾沾自喜,始终保持低调。 第二句“晚从赤松游,窃笑淮阴愚”,讲述了张良晚年与赤松子共游的故事。赤松子是道教传说中的神仙,这里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。张良在晚年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,说明他的智慧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争。而“窃笑淮阴愚”则暗示了张良对于韩信(字淮阴)的不屑。韩信曾是刘邦手下的大将,但最终因为过于骄傲而被杀害。张良通过自己的谦逊和智慧,避免了类似的命运。 第三句“煌煌汉家业,终焉成霸图”,概括了张良为汉朝建立的伟大事业。他辅佐刘邦,共同创建了汉朝,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。这里的“煌煌”形容汉朝的辉煌,而“终焉成霸图”则表示张良的努力最终使汉朝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。 最后一句“神人固难遇,授书非典谟”,表达了诗人对张良的敬仰之情。他认为像张良这样的智者是非常罕见的,他所传授的智慧也并非一般的典籍所能比拟。这里的“神人”是对张良超凡智慧的赞美,而“非典谟”则强调了这种智慧的独特性和珍贵性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张良一生的描绘,展现了他的忠诚、智慧和谦逊品质,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品质的崇敬之情。同时,诗中还透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,以及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子房有奇志,功高不自居。
晚从赤松游,窃笑淮阴愚。
煌煌汉家业,终焉成霸图。
神人固难遇,授书非典谟。
¤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典谟

    读音:diǎn mó

    繁体字:典謨

    意思:(典谟,典谟)

     1.《尚书》中《尧典》、《舜典》、和《大禹谟》、《皋陶谟》等篇的并称。
      ▶《书序》:“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,所以恢弘至道,示人主以轨范也。”<

  • 神人

    读音:shén rén

    繁体字:神人

    短语:祖师

    英语:god-man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神和人。
      ▶《书•舜典》:“八音克谐,无相夺伦,神人以和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