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来多暇日,悔不早追寻。
意思:从来多时间,后悔没有早点追寻。
出自作者[宋]胡寅的《和叔夏游双峰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对佛法、禅境的深深向往和追求。
首句“有佛留深境,无僧阐大音”直接点明主题,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超越宗教、超越僧侣的更深层次的精神境界。这里的“佛”并非具体的宗教或神祇,而是指一种超越物质、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,而“僧”则代表了宗教的信仰和修行方式。诗人希望通过无僧阐大音的方式,找到一种更为深远、更为广阔的精神启示。
“殷勤五字句,摇荡众香林”一句,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寻找的过程,如同在众香林中寻找佛法,摇荡着内心的情感和思考。这里的“五字句”可能是指佛经中的一些简短的经文或偈语,它们可能包含了深奥的智慧和启示。而“众香林”则象征着众多的修行者和他们的修行场所,诗人希望在这些地方找到他所寻求的真理和智慧。
“自适登临兴,谁窥隐显心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索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来理解世界,而不是通过外在的观察和判断。这里的“登临兴”可能是指登山临水的乐趣和感受,而“隐显心”则可能指的是内心的隐秘和显露,即自我内心的变化和成长。
最后两句“从来多暇日,悔不早追寻”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意识到自己曾经有很多空闲的时间可以追寻真理,但他却没有早些行动,这让他感到后悔。这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,他希望在未来能够早些追寻到他所寻求的真理和智慧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越宗教、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和探索。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深沉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。
相关句子
- 何处可追寻。-- 出自《道士步虚词 九》作者:[南北朝]庾信
- 莫追寻。-- 出自《声声令/胜胜令》作者:[宋]章楶
- 旧事懒追寻。-- 出自《浪淘沙·绿树转鸣禽》作者:[宋]赵长卿
- 江海自追寻。-- 出自《效阮公诗》作者:[南北朝]江淹
- 魂梦追寻。-- 出自《绮寮怨》作者:[宋]刘辰翁
- 莫追寻。-- 出自《长思仙 邹公问识心见性》作者:[元]王哲
- 从来懒学人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燕姬越女初相见》作者:[宋]颜奎
- 海峰何从来?-- 出自《游虎丘》作者:[元]郭麟孙
- 从来简帝心。-- 出自《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》作者:[唐]王维
- 从来只个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不挂一裘》作者:[宋]向子諲
- 从来重分阴。-- 出自《往晋陵联句》作者:[南北朝]何逊
- 从来性。-- 出自《瑶台月 其中疑有脱误》作者:[元]王哲
- 从来清瘦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从来清瘦》作者:[宋]王质
- 这个从来-- 出自《好离乡 余祖居利州,有李仙者,自彼而来。》作者:[元]王丹桂
- 万缘多暇。-- 出自《喜迁莺·万缘多暇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- 夔门政,长多暇。-- 出自《满江红·玉帐西来》作者:[宋]李廷忠
- 燕嘉多暇日。-- 出自《和萧中庶直石头诗》作者:[南北朝]谢朓
- 幽栖多暇豫。-- 出自《宿南洲浦诗》作者:[南北朝]何逊
- 追往事,何多暇。-- 出自《满江红 至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四日,夜梦丞相》作者:[元]王恽
- 此日悔康歌别驾,当年神降生崧岳。-- 出自《满江红·分景亭前》作者:[宋]石孝友
- 诫此苦不早。-- 出自《征西官属送于陟阳候作诗》作者:[魏晋]孙楚
- 嗔人归不早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眉尖早识愁滋味》作者:[宋]黄公度
- 畴昔恨不早。-- 出自《与阮德如诗》作者:[汉]嵇康
- 劝君苦不早。-- 出自《哭殷遥》作者:[唐]王维
- 恨不早相识。-- 出自《丹阳孟珠歌》作者:[南北朝]鲍令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