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寓广教寺东轩》 谁将老境觅菟裘,聊与瞿昙共一丘。

谁将老境觅菟裘,聊与瞿昙共一丘。

意思:谁将老边境寻找菟裘,且与瞿昙共一丘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几的《寓广教寺东轩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寻求安宁生活的心境,诗人想要找到一个宁静的住所,与佛教中的瞿昙一起生活。这里的“老境”指的是人生的晚年,而“菟裘”则是一个古老的地名,代指隐居之地。整首诗充满了宁静、自然、和谐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。 首联“谁将老境觅菟裘,聊与瞿昙共一丘。”表达了诗人想要找到一个宁静的住所,与瞿昙一起生活的愿望。这里的“聊”字表达了诗人一种无奈的情感,似乎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真正的安宁,只能在诗歌中寻求慰藉。 颔联“青士无多自萧散,紫君虽小亦风流。”中的“青士”、“紫君”分别指竹子和花朵,诗人用这些自然元素来营造一种清新、自然的氛围。这里的“无多”和“虽小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谦逊和珍惜。 颈联“要须憩寂有茅宇,何以落成惟茗瓯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简单要求,只需要有一个茅草屋可以栖息,有茶可以喝就可以了。这种简单的生活要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超脱和淡泊。 尾联“稳看林间上番笋,惜无馀地可通幽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欣赏和感叹,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的无奈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简练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。同时,通过对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于生活的简单要求,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清新、自然、和谐的生活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谁将老境觅菟裘,聊与瞿昙共一丘。
青士无多自萧散,紫君虽小亦风流。
要须憩寂有茅宇,何以落成惟茗瓯。
稳看林间上番笋,惜无馀地可通幽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曾几(1085--1166),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南宋诗人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,作诗不用奇字、僻韵,风格活泼流动,咏物重神似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老境

    读音:lǎo jìng

    繁体字:老境

    英语:old age

    意思:
     1.老年时期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曲礼上》“七十曰‘老’,而传”唐·孔颖达疏:“七十曰老而传者,六十至老境而未全老,七十其

  • 一丘

    亦作“ 一邱 ”。1.一座小山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栖迟於一丘,则天下不易其乐。” 唐 李白 《金门答苏秀才》诗:“未果三山期,遥欣一丘乐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复庵》诗:“归来一丘中,万事不改旧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偶来》诗:“偶来湖上已三秋,便可栖迟老一邱。”
    (2).一座坟墓。 宋 范成大 《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》之七:“几多螻蚁与王侯,往古今来共一丘。” 清 赵翼 《仙掌路》诗:“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