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水龙吟·儿童不识樗翁》 背伛肩高,幅巾藜杖,敞袍穿履。

背伛肩高,幅巾藜杖,敞袍穿履。

意思:背驼背肩膀高,幅巾藜杖,敞袍穿鞋子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水龙吟·儿童不识樗翁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诗,通过对儿童对樗翁的误解,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儿童对樗翁的不理解,他们挽着他的衣服询问他的年龄,表现出他们对这位老人的好奇和尊敬。作者通过这种描绘,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,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,人们会逐渐老去,而儿童却对这种变化一无所知。 接着,诗中提到了“彦国”、“君实”等人物,这些人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,作者通过他们的对比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。他觉得自己的德行和事业虽然与他们有些相似,但只是些许相似之处,只是些许智慧和才能而已。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自我评价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。他希望自己能够过上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,乘着小车到花园里游玩,这是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。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出关的周史一样,不被外界的言论所困扰,不被世俗的眼光所束缚,追求自己的内心世界。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追求。通过这种表达方式,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儿童不识樗翁。
挽衣借问年今几。
少如彦国,大如君实,披襟高比。
德业天渊,有些似处,须眉而已。
愿老身无事,小车乘兴,名园内、行窝里。
做取出关周史。
莫做他、下山园绮。
从人谤道,是浮丘伯,是庚桑子。
背伛肩高,幅巾藜杖,敞袍穿履。
向画图上面,十分似个,见端门底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幅巾

    读音:fú jīn

    繁体字:幅巾

    意思:古代男子以全幅细绢裹头的头巾。后裁出脚即称幞头。
      ▶《东观汉记•鲍永传》:“更始殁,永与冯钦共罢兵,幅巾而居。”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逸民传•韩康》:“及见康柴车幅巾,以为田叟也

  • 藜杖

    读音:lí zhàng

    繁体字:藜杖

    英语:a pigweed staff

    意思: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。质轻而坚实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山涛传》:“魏帝尝赐景帝春服,帝以赐涛,又以母老,并赐藜杖一枚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