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秋夜言怀(二首)》 秋风飒然至,索索鸣不了。

秋风飒然至,索索鸣不了。

意思:秋风飒飒到,索索叫不明白。

出自作者[明]杨基的《秋夜言怀(二首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西斋近寒径,枯苇接深筿》是一首描绘自然环境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诗人在秋天的西斋中,面对自然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情感。 首先,诗中描述了西斋的近处有寒冷的路径,枯萎的芦苇与深邃的筿相接。这是一个典型的秋天景象,芦苇在秋风中摇曳,发出索索的声音,让人感到秋天的寂寥和冷清。这种描绘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动的自然环境,同时也为诗人的情感铺垫了基础。 接下来,诗人通过“抛书坐孤榻,眼涩灯晕绕”表达了自己在孤寂中读书的情景。这里的“抛书”暗示了诗人在阅读中的疲惫和孤独感,“眼涩灯晕绕”则描绘了读书后的疲劳和困倦。这种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内心感受,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状态。 “窗破斜隙明,漏断余更悄”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外部环境。窗户破了一个洞,斜射进一道微光,这微光与深更半夜的寂静形成对比,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寂寥感。 最后,“平生所欣遇,此夕纷内扰”和“假寐入冥思,南枝有归鸟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特别的夜晚,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。他欣然接受这个夜晚带来的困扰,并尝试通过假寐进入冥想状态,期待南枝上的归鸟带来新的希望和机遇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诗人内心感受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诗人的情感丰富而深沉,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斋近寒径,枯苇接深筿。
秋风飒然至,索索鸣不了。
抛书坐孤榻,眼涩灯晕绕。
窗破斜隙明,漏断余更悄。
平生所欣遇,此夕纷内扰。
假寐入冥思,南枝有归鸟。
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
杨基(1326~1378)元末明初诗人。字孟载,号眉庵。原籍嘉州(今四川乐山),大父仕江左,遂家吴中(今江苏苏州),“吴中四杰”之一。元末,曾入张士诚幕府,为丞相府记室,后辞去。明初为荥阳知县,累官至山西按察使,后被谗夺官,罚服劳役。死于工所。

杨基诗风清俊纤巧,其中五言律诗《岳阳楼》境界开阔,时人称杨基为“五言射雕手”。少时曾著《论鉴》十万余言。又于杨维桢席上赋《铁笛》诗,当时维桢已成名流,对杨基倍加称赏:“吾意诗境荒矣,今当让子一头地。”杨基与高启、张羽、徐贲为诗友,时人称为“吴中四杰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索索

    读音:suǒ suǒ

    繁体字:索索

    英语:rustling sound; trembl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恐惧貌;颤抖貌。
      ▶《易•震》:“震索索,视矍矍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

  • 飒然

    读音:sà rán

    繁体字:颯然

    英语:soughing; whistling

    意思:(飒然,飒然)

     1.形容风雨声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秦州杂诗》之十二:“俛仰悲身世,溪风为飒

  • 秋风

    读音:qiū fēng

    繁体字:秋風

    英语:autumn wind

    意思:(秋风,秋风)

     1.秋季的风。
      ▶汉武帝《秋风辞》:“秋风起兮白云飞,草木黄落兮雁南归。”

  • 不了

    读音:bù liǎo

    繁体字:不了

    英语:unable to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明瞭;不明白。
      ▶《春秋•庄公二四年》“郭公”晋·杜预注:“自曹羁以下,《公羊》、《谷梁》之说既不了,又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