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》 共作出门人,不见归乡路。

共作出门人,不见归乡路。

意思:共作出门人,不见回乡路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离别的诗,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和不舍。 首句“途穷别则怨,何必天涯去”,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,即使不是远隔天涯,离别也让人感到痛苦和怨恨。接着“共作出门人,不见归乡路”,描绘了出门在外的情景,出门在外的人不再能看见家乡的路,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。 “殷勤执杯酒,怅望送亲故”,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,殷勤地端起酒杯,送别亲友,怅然若失,表达了离别的惆怅和失落感。 “月色入闲轩,风声落高树”,这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,月色洒在庭院中,风声从高高的树上传来,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氛围,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伤感。 “云霄望且远,齿发行应暮”,这两句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对于年老的恐惧,仰望云霄,距离遥远,齿发行衰,表达了对于年老的忧虑和恐惧。 “九日泣黄花,三秋悲白露”,这两句借用了重阳节和秋天的象征物——菊花和露水,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于生命的哀叹。 最后“君行过洛阳,莫向青山度”,表达了对离别的人的祝福和期望,希望他能够平安到达洛阳,不要在青山处停留太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情感,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、依依不舍的情感、对于年老的恐惧以及对生命的哀叹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途穷别则怨,何必天涯去。
共作出门人,不见归乡路。
殷勤执杯酒,怅望送亲故。
月色入闲轩,风声落高树。
云霄望且远,齿发行应暮。
九日泣黄花,三秋悲白露。
君行过洛阳,莫向青山度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李端(737—784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唐代诗人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归乡

    读音:guī xiāng

    繁体字:歸鄉

    意思:(归乡,归乡)
    I
    回乡。
       ▶《后汉书•皇后纪上•和熹邓皇后》:“太后愍阴氏之罪废,赦其徙者归乡。”
       ▶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江水一》:“父老传

  • 门人

    解释

    门人 ménrén

    (1) [disciple]∶门生

    门人弟子。——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
    (2) [a hanger-on of an aristocrat]∶门客

  • 出门

    读音:chū mén

    繁体字:出門

    短语:飞往

    英语:be away from home

    意思:(出门,出门)

     1.外出;走出门外。
      ▶《易•同人

  • 乡路

    读音:xiāng lù

    繁体字:鄉路

    意思:(乡路,乡路)
    指还乡之路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沈约《为柳世隆让封公表》:“还轴归骖,再践乡路。”
      ▶唐·欧阳詹《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》诗:“明晨首乡路,迢递孤飞翼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