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秋夜古风》 胡床收虑蹔一息,杲杲已上扶桑东。

胡床收虑蹔一息,杲杲已上扶桑东。

意思:胡床收讯暂时歇一歇,呆呆以上扶桑东。

出自作者[宋]晁补之的《秋夜古风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,诗人以瑶池、邓林、人间、彭祖、王母、龙伯等神话和传说中的人物和场景,描绘出一个多彩而又悲凉的世界。通过这些意象,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以及对世界的无限憧憬和追求。 诗歌开头“瑶池始波县圃风,邓林飞叶云搅空。”,以瑶池波澜动荡,县圃风起,邓林飞叶搅动的天空,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,也暗示着人生的波澜壮阔和变幻莫测。 接着“人间栎社几黄落,晓窗洗黛悲青铜。”,诗人以人间的栎社黄落,晓窗的洗黛悲青铜,表达出对人间悲欢离合的感慨,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悲哀。 然后诗人通过“常嗟彭祖悔杖晚,不见王母桃花红。”表达出对长寿者的羡慕,以及对短暂人生的无奈。而“安知帝怒削龙伯,舆峤已没归墟中。”则以帝怒削龙伯,舆峤沉入归墟的故事,表现出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。 接着“楚人方复感时节,申旦不寐同秋虫。”,诗人以楚人感时节,申旦不寐与秋虫共鸣,表达出对时节变迁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感慨。 “虚堂气入枕簟肃,熟寐不复闻嗈嗈。”这两句则表现出诗人对安静、宁谧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喧嚣世界的疏离。 “天如旋磨人蚁却,更千万日劳何功。”则以天如旋磨,人如蚁却,千万日的劳作又有何功,表现出对人生苦短的无奈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。 最后“汉南种柳人笑尔,江潭凄怆雕形容。”和“小楼遐观午夜阒,凉月不尽山无穷。”则以汉南种柳人笑你,江潭凄怆雕刻形容,以及小楼遐观午夜寂静,凉月不尽山无穷的景象,结束全诗,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情感丰富,通过对神话和传说的运用,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,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世界的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瑶池始波县圃风,邓林飞叶云搅空。
人间栎社几黄落,晓窗洗黛悲青铜。
常嗟彭祖悔杖晚,不见王母桃花红。
安知帝怒削龙伯,舆峤已没归墟中。
楚人方复感时节,申旦不寐同秋虫。
虚堂气入枕簟肃,熟寐不复闻嗈嗈。
大言身塞不得仰,了语无异鸿毛烘。
天如旋磨人蚁却,更千万日劳何功。
汉南种柳人笑尔,江潭凄怆雕形容。
小楼遐观午夜阒,凉月不尽山无穷。
一身逆旅过万物,千古昨梦如惊蓬。
胡床收虑蹔一息,杲杲已上扶桑东。
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
晁补之(公元1053年—公元1110年),字无咎,号归来子,汉族,济州巨野(今属山东巨野县)人,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。为“苏门四学士”(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、秦观、张耒)之一。曾任吏部员外郎、礼部郎中。工书画,能诗词,善属文。与张耒并称“晁张”。其散文语言凝练、流畅,风格近柳宗元。诗学陶渊明。其词格调豪爽,语言清秀晓畅,近苏轼。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。著有《鸡肋集》、《晁氏琴趣外篇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杲杲

    读音:gǎo gǎo

    繁体字:杲杲

    英语:shining brightly

    意思:明亮貌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卫风•伯兮》:“其雨其雨,杲杲出日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•物色》:“杲

  • 扶桑

    读音:fú sāng

    繁体字:扶桑

    英语:Chinese hibiscus

    意思:
     1.神话中的树名。
      ▶《山海经•海外东经》:“汤谷上有扶桑,十日所浴,在黑齿北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胡床

    读音:hú chuáng

    繁体字:衚床

    英语:Huchuang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三国志•魏志•武帝纪》“贼乱取牛马,公乃得渡”裴松之注引《曹瞒传》:“公将过河,前队适渡,超等奄至,公犹坐胡床不起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