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春尽劝客酒》 残杯劝不饮,留醉向谁家?

残杯劝不饮,留醉向谁家?

意思:残杯劝不喝酒,留醉向谁家?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春尽劝客酒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傍晚,通过描绘樱桃花和夜合花的美丽,以及主人留客饮茶的场景,表达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情感。 首句“林下春将尽”点明了季节和环境,描绘出春天将尽时林下的景象。接着,“池边日半斜”则以日半斜的景象,进一步烘托出傍晚的氛围。这两句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春天的傍晚图景。 “樱桃落砌颗”和“夜合隔帘花”两句,诗人通过描绘樱桃花和夜合花的美丽,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情感和氛围。樱桃花的落英缤纷,夜合花的娇羞含露,都为这个春天的傍晚增添了更多的诗意和美感。 “尝酒留闲客,行茶使小娃”这两句描绘了主人留客饮茶的场景,主人热情好客,以酒款待客人,同时又有小童熟练地煮茶,呈现出一幅闲适而温馨的生活画面。 最后两句“残杯劝不饮,留醉向谁家?”则表达出一种寂寥和无奈的情感。尽管主人热情招待,但是客人似乎心事重重,无心饮酒,也无法确定将醉倒在哪个主人家的怀抱中。这种情感的表达,使得诗中的氛围更加复杂和深入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傍晚,通过描绘樱桃花和夜合花的美丽,以及主人留客饮茶的场景,表达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情感。诗中的氛围和情感都十分深入和细腻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敏锐和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林下春将尽,池边日半斜。
樱桃落砌颗,夜合隔帘花。
尝酒留闲客,行茶使小娃。
残杯劝不饮,留醉向谁家?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谁家

    读音:shuí jiā

    繁体字:誰家

    意思:(谁家,谁家)

     1.何家,哪一家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相和歌辞二•蒿里》:“蒿里谁家地,聚歛魂魄无贤愚。”
    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二八回:“武松忍耐不住,按定

  • 残杯

    读音:cán bēi

    繁体字:殘杯

    意思:(残杯,残杯)
    指喝剩的酒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》: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。残杯与冷炙,到处潜悲辛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梦雪》诗:“残杯失春温,破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