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桃花》 暖触衣襟漠漠香,间梅遮柳不胜芳。

暖触衣襟漠漠香,间梅遮柳不胜芳。

意思:温暖触衣襟沙漠沙漠香,问梅遮柳不胜芳香。

出自作者[唐]罗隐的《桃花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怀念。 首句“暖触衣襟漠漠香,间梅遮柳不胜芳”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触碰着衣服,淡淡的香气让人感到温暖和舒适。梅花和柳树间,春意盎然,盛开的花朵胜过其他季节的芳香。 “数枝艳拂文君酒,半里红欹宋玉墙”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,数枝鲜艳的花朵拂过文君的酒,半里之内的红墙在风雨中摇曳。 “尽日无人疑怅望,有时经雨乍凄凉”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怀念。尽管春天在他眼前尽是美好,但他却因为不能亲自享受而感到惆怅。有时经过雨的洗礼,这种凄凉的感觉更加强烈。 “旧山山下还如此,回首东风一断肠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。作者通过对比旧山下的春天和自己不能亲自享受的春天,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不能亲身经历的遗憾。这种对比和遗憾让人感到深深的痛楚和无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,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喜爱和怀念。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,值得一读再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暖触衣襟漠漠香,间梅遮柳不胜芳。
数枝艳拂文君酒,半里红欹宋玉墙。
尽日无人疑怅望,有时经雨乍凄凉。
旧山山下还如此,回首东风一断肠。
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
罗隐(833年-909年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
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,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漠漠

    读音:mò mò

    繁体字:漠漠

    短语: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辽阔 浩淼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

    英语:<

  • 衣襟

    读音:yī jīn

    繁体字:衣襟

    英语:lappet

    意思:亦作“衣衿”。
     古代指交领或衣下掩裳际处。后亦指上衣的前幅。
      ▶汉·王粲《七哀诗》之二:“迅风拂裳袂,白露霑衣襟。”

  • 不胜

    读音:bù shèng

    繁体字:不勝

    短语:老 坏 好 不行 稀 雅 殊 生 很 那个 特别 百般 深 蛮 挺 可怜 慌 格外 杀 酷 死去活来 十分 充分 非常 煞 异常 怪 不得了 万分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