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》 能琴弦不理,少饮巾未漉。

能琴弦不理,少饮巾未漉。

意思:能琴弦不理,少饮巾不下。

出自作者[宋]徐玑的《奉和翁千四知千十四隐居山中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翁侯兄弟的赞美,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 首先,诗中通过对翁侯兄弟的描述,展现出他们高尚的志向和闲适的生活态度。他们像江鸥一样闲适自在,像山鹿一样逸兴横生,表现出一种自由自在、无拘无束的精神状态。 其次,诗中赞美了兄弟俩的才华和品德。难兄早登科,高风动乔木,表现出兄弟俩才华出众,受到众人的敬仰。湘南花满汀,百里正膏沐,描绘了兄弟俩所处的美丽环境,暗示他们生活得幸福美满。 最后,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水游的向往和对兄弟俩的敬仰之情。归作山水游,词源倾百斛,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翁侯兄弟的敬仰之情,认为他们的才华和品德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通过对翁侯兄弟的赞美,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以及对才华和品德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提醒人们要像翁侯兄弟一样,善诗如善韵,警响间圆熟,勿令骇人目。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翁侯两兄弟,志尚等高独。
闲心没江鸥,逸兴狎山鹿。
难兄早登第,高风动乔木。
湘南花满汀,百里正膏沐。
归作山水游,词源倾百斛。
令弟小谢徒,深沉郁林麓。
优游千卷书,平生几竿竹。
能琴弦不理,少饮巾未漉。
史倡复弟酬,音调谐击筑。
昼卧小窗南,烦暑在荷屋。
凉风从何来,池花动轻蔌。
顾傅新章,爽气滫炎伏。
如临古润旁,泓澄碧环复。
如倚青林下,松风对心读。
善诗如善韵,警响间圆熟。
但令契人心,勿令骇人目。

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
徐玑(1162~1214)字致中,又字文渊,号灵渊,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,永嘉四灵之一。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,唐状元徐晦之裔。“皇考潮州太守定,始为温州永嘉人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琴弦

    读音:qín xián

    繁体字:琴弦

    英语:chord

    意思:(参见琴絃)
    亦作“琴絃”。
     琴上赖以发声的弦线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咏画屏风》:“歌声上扇月,舞影入琴弦。”

  • 不理

    读音:bù lǐ

    繁体字:不理

    短语:不顾 顾此失彼

    英语:refuse to acknowledge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言不利,不顺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尽心下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