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》 大父正携灵寿杖,尊公更著老莱衣。

大父正携灵寿杖,尊公更著老莱衣。

意思:祖父正带着灵寿杖,令尊更著老莱衣服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几的《送苏伯益提干代还侍下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温馨、感人的诗,主要描绘了一幅家庭和睦、亲情深厚的画面,同时也表达了对即将离家远行的人的祝福和期待。 首联“幕下官曹寄玉溪,溪边野老借光辉”中,诗人通过“幕下官曹”和“溪边野老”的对比,展现了不同阶层、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的生活状态。同时,“寄玉溪”和“借光辉”这两个词语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。 颔联“齧毡校尉冲寒去,扇枕郎君触热归”,通过“齧毡校尉”和“扇枕郎君”的形象描绘,展现了不同职业、不同身份的人们在严寒和酷暑中的辛勤付出。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深刻了解和关怀。 颈联“大父正携灵寿杖,尊公更著老莱衣”,通过描绘祖父和父亲年迈但依然健康、精神矍铄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感慨。 尾联“赠行未说功名事,此事如公世上稀”,通过对离别时的场景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家远行的人的祝福和期待。同时,“此事如公世上稀”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、亲情等真挚感情的赞美和珍视。 综上所述,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阶层、不同身份的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家庭亲情,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温暖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离别时的场景描绘,表达了对即将离家远行的人的祝福和期待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幕下官曹寄玉溪,溪边野老借光辉。
齧毡校尉冲寒去,扇枕郎君触热归。
大父正携灵寿杖,尊公更著老莱衣。
赠行未说功名事,此事如公世上稀。
作者介绍
曾几(1085--1166),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南宋诗人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,作诗不用奇字、僻韵,风格活泼流动,咏物重神似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灵寿

    读音:líng shòu

    繁体字:靈壽

    意思:(灵寿,灵寿)

     1.即椐。可为手杖及马鞭。
      ▶《山海经•海内经》:“灵寿实华。”
      ▶郭璞注:“灵寿,木名也,似竹,有枝节。”
      ▶三国

  • 老莱衣

    引用解释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十引《列女传》:“ 老莱子 孝养二亲,行年七十,婴儿自娱,著五色采衣。尝取浆上堂,跌仆,因卧地为小儿啼,或弄乌鸟於亲侧。”后因用“老莱衣”为孝养父母之词。 唐 杜甫 《送韩十四江东觐省》诗:“兵戈不见 老莱 衣,嘆息人间万事非。” 宋 梅尧臣 《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》诗:“闻过少傅宅,喜见 老莱 衣。” 明 何景

  • 尊公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对人父亲的敬称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尚传》“十月至 黎阳 ” 裴松之 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 刘表 遗 谭 ( 袁谭 )书:‘天篤降害,祸难殷流,尊公殂殞,四海悼心。’”《晋书·简文帝纪》:“及 超 ( 郗超 )请急省其父,帝谓之曰:‘致意尊公,家国之事,遂至於此!’” 清 顾炎武 《与周籀书书》:“昔年过访尊公於江村寓舍中。”

  • 大父

    读音:dà fù

    繁体字:大父

    意思:
     1.祖父。
      ▶《韩非子•五蠹》:“今人有五子不为多,子又有五子,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。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留侯世家》:“留侯·张良者,其先韩人也。大父开地,相韩昭侯、

  • 莱衣

    读音:lái yī

    繁体字:萊衣

    意思:(莱衣,莱衣)
    相传春秋·楚·老莱子侍奉双亲至孝,行年七十,犹着五彩衣,为婴儿戏。后因以“莱衣”指小儿穿的五彩衣或小儿的衣服。着莱衣表示对双亲的孝养。
      ▶南唐·李中《献中书汤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