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智断身心辞》 豁然达理,忽洞见於天真。

豁然达理,忽洞见於天真。

意思:豁然通达道理,忽洞出现在天真。

出自作者[宋]晃逈的《智断身心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典型的佛教禅诗,它以一种深邃的哲理,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,以及追求解脱之道的过程。 首句“咨咨尔幻身,谁能住世久”,直接点明人生的虚幻本质,人如梦幻泡影,无法长久存在。这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,是佛教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。 “洪纤妍媿,岂长存而不朽”,是对世间万物的无常变化的描绘。无论是繁华还是衰败,都不能长久存在,这是自然的法则。 “咨咨尔幻心,常随外物诱”,进一步阐述了心的虚幻性。心如浮云,随风而动,被外界的事物所引诱。这种描述揭示了人心的不稳定性。 “风生电灭,求其状而何有”,这是对无常和变化的进一步阐述。变化如风生电灭,试图去把握它、理解它,都是徒劳无益的。 “豁然达理,忽洞见於天真”,这是对理悟的描绘。当人豁然领悟到真理,就会洞见真我,摆脱虚幻的外壳。 “未能无闷,或沃之以圣酒”,这是对理悟前后的心理状态的描绘。理悟前可能会感到困惑,但通过圣酒的滋润,可以暂时缓解这些烦恼。 “去乡游荡久不归,今觉穷途自回首”,这是对漂泊在人生旅途上的人的描绘。他们长期在外游荡,如今在人生的道路上感到迷茫和困惑,开始反思自己的过去和未来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,描绘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,以及追求解脱之道的过程。它鼓励人们去领悟真理,摆脱虚幻的外壳,达到心灵的解脱和自由。这种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追求解脱之道的精神,是佛教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咨咨尔幻身,谁能住世久。
洪纤妍媿,岂长存而不朽。
咨咨尔幻心,常随外物诱。
风生电灭,求其状而何有。
豁然达理,忽洞见於天真。
未能无闷,或沃之以圣酒。
去乡游荡久不归,今觉穷途自回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达理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通达事理;懂道理。《吕氏春秋·不屈》:“察而以达理明义,则察为福矣;察而以饰非惑愚,则察为祸矣。”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前汉上》:“悠哉杳昧,非通神达理者,难可语乎斯道矣。” 隋 王通 《中说·事君》:“ 陈思王 可谓达理者也,以天下让,时人莫之知也。”《醒世恒言·大树坡义虎送亲》:“ 林公 见他説得达理,只得唯唯而退。”

  • 洞见

    读音:dòng jiàn

    繁体字:洞見

    英语:see very clearly

    意思:(洞见,洞见)
    很清楚地看到。
      ▶宋·秦观《兵法》:“心不摇于死生之变,气不夺于宠辱利害之交,则四

  • 豁然

    读音:huò rán

    繁体字:豁然

    英语:suddenly enlightened; broad; spacious; liberal

    意思:
     1.开悟貌。
      ▶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

  • 天真

    读音:tiān zhēn

    繁体字:天真

    短语:天真无邪 孩子气 天真烂漫

    英语:naive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庄子•渔父》:“礼者,世俗之所为也;真者,所以受于天也,自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