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风雨晚泊》 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

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

意思: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翻天尽日风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风雨晚泊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,表达了人生苦短、世事无常、命运飘荡的主题。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内心独白,诗人展现了一种怅然若失、无奈而又坚韧的情感。 首联“苦竹林边芦苇丛,停舟一望思无穷。”描绘了诗人停舟于苦竹林边的芦苇丛中,远眺远方,思绪万千。这里的苦竹和芦苇,寓意着人生的苦难和波折,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性格。 颔联“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,青苔满地、春雨连绵,白浪滔天、风日无尽。这些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变幻莫测,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和艰辛曲折。 颈联“忽忽百年行欲半,茫茫万事坐成空。”诗人忽然惊叹,百年人生已过半,而世间万事皆成空。这里表达了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感慨,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悲观情绪。 尾联“此生飘荡何时定?一缕鸿毛天地中。”诗人以鸿毛比喻人生的飘荡不定,表达了对未来命运的无奈和不安。但同时也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、顺其自然的精神风貌。 整首诗意境深远,情感真挚,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独白的抒发,表达了人生苦短、世事无常的主题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、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苦竹林边芦苇丛,停舟一望思无穷。
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
忽忽百年行欲半,茫茫万事坐成空。
此生飘荡何时定?
一缕鸿毛天地中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雨

    读音:chūn yǔ

    繁体字:春雨

    英语:spring rain

    意思:
     1.春天的雨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外物》:“春雨日时,草木怒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方干《水墨松石》诗:“垂地寒云

  • 白浪

    读音:bái làng

    繁体字:白浪

    英语:white horses

    意思:雪白的波涛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司马将军歌》:“扬兵习战张虎旗,江中白浪如银屋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夜宿阳山矶》诗

  • 青苔

    读音:qīng tái

    繁体字:青苔

    英语:lichen

    意思:苔藓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泰族训》:“穷谷之污,生以青苔。”
      ▶高诱注:“青苔,水垢也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

  • 扑地

    读音:pū dì

    繁体字:撲地

    英语:fall to the ground

    意思:(扑地,扑地)
    I

     1.掷地。
     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袁绍传》“谓见图构,无何起至溷

  • 连春

    读音:lián chūn

    繁体字:連春

    意思:(连春,连春)
    整个春天;一春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风雨晚泊》诗:“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荀鹤《寄临海姚中丞》诗:“寻花洞里连春醉,望海楼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