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书源上人壁》 丹枫黄槲壮秋容,诘曲僧房一径通。

丹枫黄槲壮秋容,诘曲僧房一径通。

意思:火红枫叶黄槲壮秋容,诘曲僧房一相通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之道的《书源上人壁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秋日山林之景的诗,通过对丹枫黄槲、诘曲僧房、飞白塔以及晴空等景物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林画卷。 首句“丹枫黄槲壮秋容”,诗人以浓烈的丹枫黄槲作为秋天的象征,描绘出秋天的壮丽景象。这里的“丹枫”和“黄槲”都是秋天的代表性色彩,红色和金黄色的叶子交织在一起,给人一种热烈而又不失沉稳的感觉,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秋天的特点。 “诘曲僧房一径通”一句,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出一处幽静的僧房小径。这里的“诘曲”形象地描绘了小径的曲折蜿蜒,“一径通”则表现了小径的幽静和通达。小径与僧房的结合,给人一种清幽之感,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。 “塔似道人飞白笔”一句,诗人以飞白塔的形状比喻道人的白笔,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飞白塔的独特形状,同时也表现了道人的高超技艺。这里的比喻不仅增加了诗的趣味性,也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。 最后一句“开窗还见倚晴空”,诗人以开窗所见之景结束全诗,描绘出飞白塔高耸入云、倚靠晴空的景象。这里的“晴空”与前文的“丹枫黄槲”相呼应,表现了秋日天空的宽广和明朗。同时,诗人通过描绘飞白塔高耸入云的景象,进一步展现了秋日山林的壮丽和深远。 整首诗以秋日山林为背景,通过对丹枫黄槲、诘曲僧房、飞白塔以及晴空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山林画卷。诗中通过对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,表现了秋日山林的壮丽、清幽和深远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丹枫黄槲壮秋容,诘曲僧房一径通。
塔似道人飞白笔,开窗还见倚晴空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,庐州濡须人。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,卒于孝宗乾道五年,年七十七岁。善文,明白晓畅,诗亦真朴有致。为人慷慨有气节。宣和六年,(公元一一二四年)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。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,以切直抑制下列。调历阳丞。绍兴和议初成,之道方通判滁州,力陈辱国非便。大忤秦桧意,谪监南雄盐税。坐是沦废者二十年。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,以朝奉大夫致仕。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,《四库总目》相山词一卷,《文献通考》传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丹枫

    读音:dān fēng

    繁体字:丹楓

    英语:a flaming maple

    意思:(丹枫,丹枫)
    经霜泛红的枫叶。
      ▶唐·李商隐《访秋》诗:“殷勤报秋意,只是有丹枫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秋容

    读音:qiū róng

    繁体字:秋容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秋色。
      ▶唐·李贺《追和何谢铜雀妓》:“佳人一壶酒,秋容满千里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秋阴》诗:“陂泽秋容淡,郊原晓气清。”
      ▶明·孙仁孺《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