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岁暮》 膏明自爇源多事,雁默先烹为不才。

膏明自爇源多事,雁默先烹为不才。

意思:膏明自己点燃源事多,雁默先煮为无能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岁暮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穷阴急景坐相催,壮齿韶颜去不回》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,表达了时光飞逝、人生易老的感慨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,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。 首句“穷阴急景坐相催,壮齿韶颜去不回”直接点明主题,用自然现象和年华老去的对比,形容时光飞逝,就像阴暗的季节和急促的时光相互催促着一样,而年轻时的美好容颜和活力,也在不知不觉中消逝,再也无法回来。 接下来的诗句“旧病重因年老发,新愁多是夜长来”进一步描述了诗人身体状况和新添的烦恼。旧有的疾病因为年老而复发,新的烦恼则是因为夜晚的漫长而产生。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衰老和孤独的深深忧虑。 “膏明自爇源多事,雁默先烹为不才”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评价。就像明亮的灯油却自取灭亡,是因为不断燃烧自己去做无用功;就像沉默的大雁因为无能而被先煮,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不满和自责。 最后两句“祸福细寻无会处,不如且进手中杯”则表现出诗人的乐观态度。他不再纠结于过去的祸福,而是选择放下,举起手中的酒杯,享受当下的生活。这两句也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超脱,即使人生无常,也要积极面对生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诗人的生活经历和自我反思,表达了对时光飞逝、人生无常的感慨,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豁达和乐观。这首诗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深思,也让人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穷阴急景坐相催,壮齿韶颜去不回。
旧病重因年老发,新愁多是夜长来。
膏明自爇源多事,雁默先烹为不才。
祸福细寻无会处,不如且进手中杯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不才

    读音:bù cái

    繁体字:不才

    英语:without capability; unable; incapable

    意思:
     1.没有才能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文公七年》:“此子也才,吾受子之

  • 多事

    读音:duō shì

    繁体字:多事

    英语:meddlesome

    意思:
     1.多事故;多事变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天地》:“多男子则多惧,富则多事,寿则多辱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平帝纪》

  • 膏明

    读音:gāo míng

    繁体字:膏明

    意思:膏火照明。语出《汉书•龚胜传》:“薰以香自烧,膏以明自销。”谓薰草因有香气而招致焚烧,膏火因能照明而招致销毁。后多以“膏明”喻人因有所为而自招其祸。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吊元鲁山》诗之五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