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招山僧》 能入城中乞食否,莫辞尘土污袈裟。

能入城中乞食否,莫辞尘土污袈裟。

意思:能进入城中乞食吗,不要推开尘土污染袈裟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招山僧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侣乞食的场景,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。首句“能入城中乞食否”,直接描绘了僧侣乞食的情景,同时也展示了僧侣不拘泥于清规戒律,勇于面对生活艰辛的态度。次句“莫辞尘土污袈裟”,进一步表现了僧侣不畏艰难,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,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。 后两句“欲知住处东城下,绕竹泉声是白家”,则表达了作者对僧侣住处的描述,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环绕竹林的清泉,听到了潺潺的泉声。这两句既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写景技巧,也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 整体来看,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,生动的描绘了僧侣乞食的场景,展示了生活的艰辛与人性的坚韧,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。诗中的僧侣形象,既是作者对生活的写照,也是他对人性的赞美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能入城中乞食否,莫辞尘土污袈裟。
欲知住处东城下,绕竹泉声是白家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乞食

    读音:qǐ shí

    繁体字:乞食

    英语:food begg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乞讨食物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﹝重耳﹞乞食于野人,野人与之块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公佐《谢

  • 袈裟

    读音:jiā shā

    繁体字:袈裟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cassock

    意思:梵文的音译。原意为“不正色”,佛教僧尼的法衣。佛制,僧人必须避免用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种正色,而用似黑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