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看凛禀霜前意,须待秋风粉落时。
意思:要看凛受霜前意,等待秋天的风粉落时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霜筠亭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解箨新篁不自持,婵娟已有岁寒姿。要看凛禀霜前意,须待秋风粉落时》是一首描绘春天的竹子的诗,它以竹子为载体,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过程和外在形态,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赞美和对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的敬仰之情。
首句“解箨新篁不自持”,诗人以竹笋破土而出的形象开篇,描绘出竹子生长的动态过程。这句诗中的“解箨”指的是竹笋脱去外壳的过程,形象生动;“新篁”指的是新生的竹子,形象清新,如同无法支撑自己一样,展现出竹笋的娇嫩和生机。
第二句“婵娟已有岁寒姿”中,“婵娟”用来形容竹子的美好姿态,这里也暗指竹子在寒冬中依然保持翠绿的形象,象征着坚韧和毅力;“岁寒姿”则是指竹子在严寒中依然保持的优美姿态,表现出竹子的高洁品质。
第三句“要看凛禀霜前意”中,“凛禀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坚韧性格,表现出竹子在严寒中依然挺立不屈的精神风貌;“霜前意”则是指竹子在霜降之前的坚韧精神,表现出诗人对竹子在逆境中依然保持坚韧品质的赞美。
最后一句“待到秋风粉落时”是诗的结尾,描绘了竹叶在秋风中飘落的景象,与首句的“解箨新篁”形成呼应。这句诗中的“粉落”指的是竹叶在秋风中变黄并落下的过程,表现出竹子的季节变化和生命轮回。同时,这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期待,期待着竹子在秋风之后再次焕发生机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绘,表现了竹子的坚韧、高洁的品质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。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,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,即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挫折,都要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,不断追求生命的美好和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