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庐山棕衣居士》 俗客欲寻应不遇,云溪道士见犹稀。

俗客欲寻应不遇,云溪道士见犹稀。

意思:一般客人想不久应不遇,云溪道士见还很少。

出自作者[唐]韦应物的《寄庐山棕衣居士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兀兀山行无处归,山中猛虎识棕衣。俗客欲寻应不遇,云溪道士见犹稀》描绘了一幅山林幽深、人迹罕至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向往。 首句“兀兀山行无处归”,诗人行走在山间,却找不到归宿之处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。第二句“山中猛虎识棕衣”则描绘了山中的猛虎,它似乎认识棕衣,暗示了山中的危险和凶猛。这两句诗将山林中的危险和美丽交织在一起,引人入胜。 第三句“俗客欲寻应不遇”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俗客的厌恶。俗客们追求的是繁华和热闹,而诗人却向往的是山林中的宁静和自由。第四句“云溪道士见犹稀”则描绘了云溪道士的稀少,暗示了山林生活的隐秘和不易寻找。这也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之情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,意境深远,通过描绘山林中的危险和美丽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向往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俗客的厌恶和对山林生活的赞美之情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、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给人以深刻的启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兀兀山行无处归,山中猛虎识棕衣。
俗客欲寻应不遇,云溪道士见犹稀。
作者介绍
韦应物(737~792),中国唐代诗人。汉族,长安(今陕西西安)人。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,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。今传有10卷本《韦江州集》、两卷本《韦苏州诗集》、10卷本《韦苏州集》。散文仅存一篇。因出任过苏州刺史,世称“韦苏州”。诗风恬淡高远,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云溪

    读音:yún xī

    繁体字:雲溪

    意思:(参见云溪,云谿)

    解释:1.见\"云溪\"。

    造句:

  • 不遇

    读音:bù yù

    繁体字:不遇

    英语:not meet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得志;不被赏识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:“吾之不遇鲁侯,天也;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?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

  • 道士

    读音:dào shì

    繁体字:道士

    短语:法师

    英语:Taoist

    意思:
     1.有道之士,道德品质高尚的人。
      ▶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•循天之道》:“古之道士

  • 俗客

    读音:sú kè

    繁体字:俗客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不高雅的客人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•竹洞》:“洞门无锁钥,俗客不曾来。”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舟中夜与家人饮》诗:“且独与妇饮,颇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