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咏斋偶书呈通无隐》 杖藜行水边,萍际湛空碧。

杖藜行水边,萍际湛空碧。

意思:杖藜水边行走,萍际湛空碧。

出自作者[唐]朱长文的《咏斋偶书呈通无隐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山中四季变换、峰峦秀美、溪水潺潺、鱼儿游弋、诗人吟诗作赋等场景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之情。 首联“夙志在萧间,获此遁幽迹”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的向往,能够隐居山中是一种幸运。颔联“乔林无冬春,苍霭异晨夕”,描绘了山中的四季美景,无论春夏秋冬,树林中都生机勃勃,早晨和晚上的景色也不同,展现出山中的变化之美。颈联“旁窥疑好峰,俯瞰惊峭壁”,通过俯瞰和窥视的方式,诗人感受到了山峰的峻峭和峭壁的惊险,进一步表达了对山水的热爱。 接下来,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山中游玩的愉悦心情,通过“浩然溪山兴”表达了对山水美景的无限向往,通过“尽在陶潜宅”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在山中生活的感受,如“杖藜行水边,萍际湛空碧”等诗句,描绘了诗人在溪边行走,感受到天空和水面的清澈。 在诗人的描述中,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尊重,如“良鱼不轻游,弱羽犹自惜”等诗句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。此外,诗人的吟诗作赋也展现了他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。 最后,诗人邀请友人来山中一游,共同欣赏山水的美丽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夙志在萧间,获此遁幽迹。
乔林无冬春,苍霭异晨夕。
旁窥疑好峰,俯瞰惊峭壁。
浩然溪山兴,尽在陶潜宅。
杖藜行水边,萍际湛空碧。
良鱼不轻游,弱羽犹自惜。
吟髭不禁霜,晓鉴见早白。
古人已深叹,信是林园客。
遣累假禅锋,陶情任诗格。
寄声招友人,来看亭前柏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空碧

    读音:kōng bì

    繁体字:空碧

    意思:
     1.犹澄碧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水上神女赋》:“野田田而虚翠,水湛湛而空碧。”
     
     2.指澄碧的水色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

  • 杖藜

    读音:zhàng lí

    繁体字:杖藜

    英语:Chenopodium giganteum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拄着手杖行走。藜,野生植物,茎坚韧,可为杖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让王》:“原宪华冠縰履,

  • 行水

    读音:xíng shuǐ

    繁体字:行水

    英语:flowing water

    意思:I

     1.行于水上。
       ▶《周礼•考工记序》:“作车以行陆,作舟以行水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