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读华严合论》 虚有身形似腰鼓,愧无手指发箜篌。

虚有身形似腰鼓,愧无手指发箜篌。

意思:空有身体像腰鼓,惭愧没有手指发箜篌。

出自作者[明]陶望龄的《读华严合论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诗,通过对禅心的赞美和对自身现状的反思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。 首先,“禅心端合一生休,偈价真堪万死酬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心的深深敬仰和赞美。禅心代表了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,作者认为这种生活态度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和经历去追求和体验。同时,“偈价真堪万死酬”也表达了作者对禅心价值的极高评价,愿意用万次的生死去换取这种生活的体验和领悟。 其次,“虚有身形似腰鼓,愧无手指发箜篌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反思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。作者认为自己的身体虚有形骸,缺乏实质性的价值和意义,就像一个腰鼓一样空洞而无实质性。同时,作者也感到自己没有手指可以弹奏箜篌,无法发出美妙的声音,无法实现自我价值。 “谩翻小本《华严论》,为送初凉叶落秋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,积极面对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。作者翻阅小本的《华严论》,为的是送走初凉的季节,为的是迎接秋天的到来。这表明作者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,积极寻求解决之道,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期待。 最后,“顶发欲斑除未得,只应枯瘦拟比丘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反思。作者感到自己的头顶白发欲斑,但还没有达到剃发的程度,只能通过身体枯瘦来拟比丘的形象。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龄和身体状况的无奈和感慨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执着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禅心的赞美和对自身现状的反思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。作者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,同时也对生活充满了乐观和期待。尽管身体状况不佳,但作者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和追求。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探索,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禅心端合一生休,偈价真堪万死酬。
虚有身形似腰鼓,愧无手指发箜篌。
谩翻小本《华严论》,为送初凉叶落秋。
顶发欲斑除未得,只应枯瘦拟比丘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箜篌

    读音:kōng hóu

    繁体字:箜篌

    英语:k`ung-hou [23-stringed instrument]

    意思:古代拨弦乐器名。有竖式和卧式两种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孝武本纪》:“祷祠泰一、后

  • 腰鼓

    读音:yāo gǔ

    繁体字:腰鼓

    英语:waist drum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时打击乐器。框用瓦或木制。两头大,中腰细,用手掌拍击。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惜花》诗:“道人劝我清明来,腰鼓百面如

  • 身形

    读音:shēn xíng

    繁体字:身形

    英语:figure

    意思:身体;形体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驱车篇》:“餐霞漱沆瀣,毛羽被身形。”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二:“见尼裸身挥刀

  • 指发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发指。形容愤怒之极。 清 夏燮 《中西纪事·王廷兰致曾望颜信》:“提库中之国帑,惟有伤心;竖城上之白旗,能无指髮?”

    读音:zhǐ fā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