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台城杂诗七首》 清愁强欲亲欢伯,瘦骨何能举聚针。

清愁强欲亲欢伯,瘦骨何能举聚针。

意思:清愁硬要亲自欢伯,瘦骨怎么能举聚集针。

出自作者[宋]曹勋的《台城杂诗七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雨后秋天的景色,表达了诗人感受到的寒冷、清愁和瘦弱,以及他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对好句传世的向往。 首联“雨后秋风十日阴,罗衣初觉晓寒侵”描绘了秋天的气象和诗人感受到的寒冷。雨后秋风吹拂,天空阴沉了十天,穿着罗衣的诗人开始感到了早晨的寒意。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气象和感受,渲染出秋天的氛围和诗人的感受。 颔联“清愁强欲亲欢伯,瘦骨何能举聚针”表达了诗人的清愁和瘦弱。诗人想要亲近欢乐的人,但是自己的瘦弱身体却连聚针都难以举起。这一联通过对比,突出了诗人的感受和身体状态。 颈联“碧玉丽词残照晚,青楼秀色暮云深”描绘了美丽的景色。诗人用碧玉来形容词句的美丽,用残照晚来形容时间的推移。青楼的秀色和暮云的深沉,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和景色的美丽。 尾联“中郎好句传茅屋,端比逃虚喜足音”表达了诗人对好句传世的向往。中郎的好句能够传遍茅屋,让人感到欢喜。诗人通过这一联表达了对美句的赞美和向往,也暗示了自己的追求和态度。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、诗人感受和美丽词句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追求。同时,诗人通过对好句传世的向往,也传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重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雨后秋风十日阴,罗衣初觉晓寒侵。
清愁强欲亲欢伯,瘦骨何能举聚针。
碧玉丽词残照晚,青楼秀色暮云深。
中郎好句传茅屋,端比逃虚喜足音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欢伯

    读音:huān bó

    繁体字:歡伯

    意思:(参见懽伯,欢伯)

    解释:1.酒的别名。

    造句:

  • 清愁

    读音:qīng chóu

    繁体字:清愁

    意思:凄凉的愁闷情绪。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枕上作》诗:“犹有少年风味在,吴笺着句写清愁。”
      ▶清·龚自珍《湘月•壬申夏》词:“纔见一抹斜阳,半隄香草,顿惹清愁起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