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闻琵琶》 平时不见秦城役,余韵空传战壘荒。

平时不见秦城役,余韵空传战壘荒。

意思:平时不见秦城战役,余音空传战垒荒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闻琵琶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情景和感受,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。 首联“夜拍水云非故乡,未闻终曲已凄凉。”描绘了夜晚在船上拍打水面、云雾缭绕的情景,而身处异地他乡的作者感到凄凉。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厌倦。而“未闻终曲已凄凉”则暗示了作者在旅途中已经度过了漫长的时间,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孤独和凄凉。 颔联“舟中月白寒江阔,马上酸风紫塞长。”描绘了船上月光皎洁、江面寒冷的情景,以及在马背上感受到的寒风和边塞的漫长。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艰辛和孤独的感受。 颈联“思妇有怀停别杵,征人无语对清觞。”描绘了思妇和征人的情景。思妇停止了捣衣的杵,征人无语地对着酒杯。这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的不满。 尾联“平时不见秦城役,余韵空传战垒荒。”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。平时看不见城市的繁忙和劳累,只有战后的废墟才能让人想起曾经的辉煌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情景和感受,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。诗中的语言优美、情感真挚,给人以深刻的感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夜拍水云非故乡,未闻终曲已凄凉。
舟中月白寒江阔,马上酸风紫塞长。
思妇有怀停别杵,征人无语对清觞。
平时不见秦城役,余韵空传战壘荒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秦城

    读音:qín chéng

    繁体字:秦城

    意思:指秦·长城。
      ▶清·黄景仁《拟饮马长城窟》诗:“秦城苍苍汉月白,秋风饮马城边窟。”

    解释:1.指秦长城。

  • 余韵

    读音:yú yùn

    繁体字:餘韻

    英语:aftertaste

    意思:(余韵,余韵)

     1.宋·欧阳修《岘山亭记》:“其(指羊祜、杜预)功烈已盖于当世矣。至于流风余韵蔼然被于江·汉之间者,

  • 平时

    读音:píng shí

    繁体字:平時

    短语:往常 素日 平素 平生 素常

    英语:in normal times

    意思:(平时,平时)

     1.平日,平常时

  • 不见

    读音:bú jiàn

    繁体字:不見

    短语: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

    英语:not see

    意思:(不见,不见)

     1.看不到。

  • 传战

    读音:chuán zhàn

    繁体字:傳戰

    意思:(传战,传战)
    转战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陈汤传》:“单于下骑,传战大内。”
      ▶颜师古注:“传战,转战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