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寄清晓阇梨》 几忆山阴讲,兼忘谷口耕。

几忆山阴讲,兼忘谷口耕。

意思:几乎忆山阴讲,同时忘记谷口耕。

出自作者[宋]林逋的《寄清晓阇梨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雪初晴后的清新自然之景,表达了诗人对山林自然的热爱和向往,以及对生活的淡泊之情。 首联“前时春雪晴,林壑趣弥清”,以春雪初晴为引子,引出山林清趣的主题。春雪初晴,使得山林更加清幽,趣味盎然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,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。 颔联“几忆山阴讲,兼忘谷口耕”,诗人通过“几忆”表达了对山阴讲学的怀念,同时“兼忘”谷口耕种的繁琐,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山林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。 颈联“树丛归夕鸟,湖影浸寒城”,通过对夕鸟归林和湖影映城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。同时,“归”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归属感和依恋之情。 尾联“还肯重相访,柴门掩杜蘅”,通过“还肯重相访”表现了诗人愿意再次拜访这个清幽之地,而“柴门掩杜蘅”则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宁静和淳朴。 整首诗以春雪初晴后的山林自然之景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自己情感的抒发,诗人展现了一种清新自然、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前时春雪晴,林壑趣弥清。
几忆山阴讲,兼忘谷口耕。
树丛归夕鸟,湖影浸寒城。
还肯重相访,柴门掩杜蘅。
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
林逋(967一1028),字君复,后人称为和靖先生,汉族,奉化大里黄贤村人。北宋著名隐逸诗人。

幼时刻苦好学,通晓经史百家。书载性孤高自好,喜恬淡,勿趋荣利。长大后,曾漫游江淮间,后隐居杭州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,与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逢客至,叫门童子纵鹤放飞,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。作诗随就随弃,从不留存。天圣六年(1028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大夫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先生”。

林逋隐居西湖孤山,终生不仕不娶,惟喜植梅养鹤,自谓“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”,人称“梅妻鹤子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山阴

    读音:shān yīn

    繁体字:山陰

    意思:(山阴,山阴)

     1.山朝北的一面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郊祀志上》“从阴道下”唐·颜师古注:“山南曰阳,山北曰阴。”
      ▶唐·姚合《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

  • 谷口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山谷的出入口。《六韬·分险》:“衢道谷口,以武衝絶之。” 唐 王维 《归辋川作》诗:“谷口疎鐘动,渔樵稍欲稀。” 清 黄景仁 《偕邵元直游吾谷》诗:“此间看山復看枫,谷口敞与平原同。”

    2.古地名。又名 瓠口 。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。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, 东汉 废。因位于 九嵕山 东、 仲山 西,当 泾水 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