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秋怀(四首)》 紫塞烽烟接素秋,报传江郡腐儒忧。

紫塞烽烟接素秋,报传江郡腐儒忧。

意思:紫塞烽烟与素秋,报传江郡迂腐的儒生忧虑。

出自作者[明]李濂的《秋怀(四首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战事的忧虑和对将士们的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紫塞烽烟接素秋,报传江郡腐儒忧”,描绘了边境烽烟四起,秋天的战火与素净的秋色交织的景象,而作者作为一个江郡的儒生,深感忧虑。烽烟象征着战事,而“接素秋”则暗示了战事频繁,秋天成为了战火与哀愁交织的季节。 “龙舆早望回南狩,虎旅先须备上游”,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战事决策的关注,他提醒朝廷要提防敌人的突袭,做好备战准备。 “黄阁谏书深国计,玉门羌笛散关愁”,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忧虑,同时也表达了对将士们艰苦战斗的同情和担忧。 “将军亟奏三边捷,圣代何孤万里侯”,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英勇将士们的赞美和期待,他们需要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,以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奖励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战事的关注和忧虑,同时也表达了对英勇将士们的敬仰和赞美。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将士们的同情,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紫塞烽烟接素秋,报传江郡腐儒忧。
龙舆早望回南狩,虎旅先须备上游。
黄阁谏书深国计,玉门羌笛散关愁。
将军亟奏三边捷,圣代何孤万里侯。
¤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素秋

    读音:sù qiū

    繁体字:素秋

    意思:
     1.秋季。古代五行之说,秋属金,其色白,故称素秋。
      ▶汉·刘桢《鲁都赋》:“及其素秋二七,天汉指隅,民胥祓禊,国于水游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秋兴》诗之六:“瞿唐峡

  • 紫塞

    读音:zǐ sāi

    繁体字:紫塞

    意思:北方边塞。
      ▶晋·崔豹《古今注•都邑》:“秦筑长城,土色皆紫,汉塞亦然,故称紫塞焉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南驰苍梧·涨海,北走紫塞雁门。”
      ▶唐·

  • 腐儒

    读音:fǔ rú

    繁体字:腐儒

    短语:迂夫子 学究

    英语:gerund-grinder

    意思:迂腐之儒者。
      ▶《荀子•非相》:“故《易》曰:‘括囊,无咎无誉。’腐儒

  • 烽烟

    读音:fēng yān

    繁体字:烽煙

    短语:烟云 夕烟 硝烟 油烟 煤烟 香烟 炊烟

    英语:beacon

    意思:(烽烟,烽烟)

     1.南朝·陈徐陵《

  • 秋报

    读音:qiū bào

    繁体字:秋報

    意思:(秋报,秋报)

     1.古代秋日祭祀社稷,以报神祐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周颂•良耜序》:“良耜,秋报社稷也。”
      ▶汉·班固《白虎通•社稷》:“岁再祭之何?春求秋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