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宋宣献公挽词三首》 识度推明哲,风猷蔼缙绅。

识度推明哲,风猷蔼缙绅。

意思:认识度推明智,乐蔼绅士风采。
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宋宣献公挽词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逝去的文伯母的哀悼之情。 首句“识度推明哲,风猷蔼缙绅”,表达了对文伯母的智慧和风度的赞扬。明哲,意为明智而有远见,这里用来形容文伯母的见识和度量。风猷,意为风范和气度,这里用来形容文伯母的为人处世之道。缙绅,这里指社会上的名流,他们受到文伯母的影响和尊重。 “何言止中寿,遂不秉洪钧”,表达了对文伯母早逝的惋惜和对命运的无常的感慨。中寿,指中等寿命,这里用来形容文伯母的寿命短暂。洪钧,指自然之造化,这里用来比喻命运的无常。 “翰墨时争宝,词章晚愈新”,表达了对文伯母文学才华的赞美和对她留下的文学遗产的怀念。翰墨,指书法和文章,这里用来指代文伯母留下的文学遗产。词章,指诗词文章,这里用来形容文伯母的文学才华。 “哭哀文伯母,悲感路傍人”,最后表达了对文伯母逝世的悲痛和对她的怀念,这种悲痛感染了路旁的人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文伯母的赞美和怀念,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命运的感慨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逝者亲友的关怀和慰问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识度推明哲,风猷蔼缙绅。
何言止中寿,遂不秉洪钧。
翰墨时争宝,词章晚愈新。
哭哀文伯母,悲感路傍人。
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明哲

    读音:míng zhé

    繁体字:明哲

    英语:understand philosophy

    意思:
     1.明智;洞察事理。
      ▶《书•说命上》:“知之曰明哲,明哲实作则。”
      ▶孔

  • 缙绅

    读音:jìn shēn

    繁体字:縉紳

    英语:government official; government official in retirement

    意思:(缙绅,缙绅)

     1.插笏

  • 识度

    读音:shí dù

    繁体字:識度

    意思:(识度,识度)
    识见与器度。
      ▶晋·袁宏《后汉纪•明帝纪上》:“苍体貌长大,进止有礼,好古多闻,儒雅有识度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答乔舍人启》:“某闻人才以智术为后,而

  • 推明

    读音:tuī míng

    繁体字:推明

    意思:阐明;究明。
      ▶《新唐书•柳冕传》:“自以久疏斥,又性躁狷,不能无恨,乃上表乞代,且推明朝觐之意。”
      ▶宋·叶适《奉议郎郑公墓志铭》:“着《仁义》、《礼乐》、《扶中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