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古别离》 只知娇养无愁苦,常笑他人怨别离。

只知娇养无愁苦,常笑他人怨别离。

意思:只知道你养无愁苦,常笑别人怨恨别离。

出自作者[明]吴兆的《古别离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车辚辚,马特特,路上行人行不息》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,通过对离别者的描绘,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。 首先,诗人通过“车辚辚,马特特”的描绘,生动地刻画了离别的场景。辚辚的车声,特特的马蹄声,象征着离别的到来。接着,“路上行人行不息”更是直接点出了离别之人的不停行走,表达了他们无法抑制的离愁别绪。 然后,诗人转向了对离别者的描绘。“丈夫一去音信稀”揭示了离别者可能面临的困境,即离别后可能无法及时传递消息,使得家人担忧。而“门前凝望是耶非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家人对离别者的思念和疑惑。 诗中的“罗巾掩面羞回顾”一句,通过一个细节展示了离别者的内心矛盾:一方面是深深的离愁,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不忍家人担忧而选择不辞而别。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被诗人巧妙地描绘出来。 “翻令小姑笑妾误”一句则揭示了离别者可能会面临的家人的误解和责备。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痛苦。 接下来,“忆妾家中娇小姿”是对离别者过去的回忆,展现了她在家中的娇美和无忧无虑的生活。“只知娇养无愁苦”则表达了离别者对自己的生活的满足和无忧无虑的理解,这也为后面的转折——“常笑他人怨别离”做了铺垫。 最后,“如今小姑年十五,能不忧愁有几时”一句,诗人描绘了现在家中的情况:小姑年幼,无法理解离别的痛苦,只能无忧无虑的生活,这与离别者的现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这种对比使得诗人的离愁别绪更加深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心理刻画,展现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,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生活的无常和人性的复杂,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车辚辚,马特特,路上行人行不息。
丈夫一去音信稀,门前凝望是耶非。
罗巾掩面羞回顾,翻令小姑笑妾误。
忆妾家中娇小姿,爱弄玉环阿母随。
只知娇养无愁苦,常笑他人怨别离。
如今小姑年十五,能不忧愁有几时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愁苦

    读音:chóu kǔ

    繁体字:愁苦

    短语:闷闷不乐 抑郁

    英语:anxiety

    意思:忧愁苦恼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章•涉江》:“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,固将愁苦而终穷。”<

  • 别离

    读音:bié lí

    繁体字:別離

    短语:分开 别离 解手 诀别

    英语:leave

    意思:(别离,别离)
    离别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歌•少司命》:“悲莫悲兮生别

  • 他人

    解释

    他人 tārén

    [another person;other people;others] 别人

    不许他人干涉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别人。《诗·小雅·巧言》:“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” 唐

  • 娇养

    读音:jiāo yǎng

    繁体字:嬌養

    英语:mollycoddle

    意思:(娇养,娇养)
    娇生惯养。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有鸟》诗之十八:“君不见隋朝陇头姥,娇养双鹦嘱新妇。一鹦曾说妇无仪,

  • 无愁

    读音:wú chóu

    繁体字:無愁

    意思:(无愁,无愁)

     1.没有忧虑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题张氏隐居》诗之二:“前村山路险,归醉每无愁。”
      ▶宋·范成大《晚春》诗之二:“好事怜春老,无愁耐日长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