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 风号闻虎豹,水宿伴凫鹥。

风号闻虎豹,水宿伴凫鹥。

意思:风号听虎豹,水在伴野鸭鸥鸟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在漂泊乱世中对人生、对时局的感慨之作。诗中描绘了作者自己年老多病、漂泊无依的凄凉景况,表达了对世事无常、人生难料的感慨。 首联“鲁钝乃多病,逢迎远复迷。”作者以自嘲的口吻,表达了自己虽然聪明但身体却很差,对别人的奉承感到迷茫。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,即作者对自身境况的自嘲和无奈。 颔联“耳聋须画字,发短不胜篦。”颈联“泽国虽勤雨,炎天竟浅泥。”这两联通过描写环境恶劣、行动不便等细节,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年老多病、漂泊无依的凄凉景况。 尾联“异县惊虚往,同人惜解携。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未知的担忧,以及对朋友离别的无奈和不舍。 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通过对自身境况的描绘,表达了对世事无常、人生难料的感慨,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鲁钝乃多病,逢迎远复迷。
耳聋须画字,发短不胜篦。
泽国虽勤雨,炎天竟浅泥。
小江还积浪,弱缆且长堤。
归路非关北,行舟却向西。
暮年漂泊恨,今夕乱离啼。
童稚频书札,盘餐讵糁藜。
我行何到此,物理直难齐。
高枕翻星月,严城叠鼓鼙。
风号闻虎豹,水宿伴凫鹥。
异县惊虚往,同人惜解携。
蹉跎长泛鹢,展转屡鸣鸡。
嶷嶷瑚琏器,阴阴桃李蹊。
馀波期救涸,费日苦轻赍。
支策门阑邃,肩舆羽翮低。
自伤甘贱役,谁愍强幽栖。
巨海能无钓,浮云亦有梯。
勋庸思树立,语默可端倪。
赠粟囷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虎豹

    读音:hǔ bào

    繁体字:虎豹

    意思:
     1.喻指残暴之人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刘陶传》:“陛下不悟,而竞令虎豹窟于麑场,豺狼乳于春囿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韦应物《京师叛乱寄诸弟》诗:“羁离守远郡,虎豹满西京。”

  • 水宿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谓栖息于水。 晋 左思 《蜀都赋》:“云飞水宿,哢吭清渠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七励》:“文鱼水宿,锦鸟云翔。” 唐 杜甫 《倦夜》诗:“暗飞萤自照,水宿鸟相呼。”

    2.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。《文选·谢灵运<游赤石进帆海>诗》:“水宿淹晨暮,阴霞屡兴没。” 吕延济 注:“水宿,宿於舟中也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登大雷岸

  • 凫鹥

    读音:fú yī

    繁体字:鳧鷖

    意思:(凫鹥,凫鹥)
    凫和鸥。泛指水鸟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大雅•凫鹥》:“凫鹥在泾,公尸来燕来宁。”
      ▶毛传:“凫,水鸟也。鹥;凫属。太平则万物众多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