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hǔ bào
繁体字:虎豹
意思: 1.喻指残暴之人。 ▶《后汉书•刘陶传》:“陛下不悟,而竞令虎豹窟于麑场,豺狼乳于春囿。” ▶唐·韦应物《京师叛乱寄诸弟》诗:“羁离守远郡,虎豹满西京。”
引用解释
1.谓栖息于水。 晋 左思 《蜀都赋》:“云飞水宿,哢吭清渠。” 南朝 梁简文帝 《七励》:“文鱼水宿,锦鸟云翔。” 唐 杜甫 《倦夜》诗:“暗飞萤自照,水宿鸟相呼。”
2.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。《文选·谢灵运<游赤石进帆海>诗》:“水宿淹晨暮,阴霞屡兴没。” 吕延济 注:“水宿,宿於舟中也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登大雷岸
读音:fú yī
繁体字:鳧鷖
意思:(凫鹥,凫鹥)凫和鸥。泛指水鸟。 ▶《诗•大雅•凫鹥》:“凫鹥在泾,公尸来燕来宁。” ▶毛传:“凫,水鸟也。鹥;凫属。太平则万物众多。” ▶孔颖达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