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锡杖歌,送明楚上人归佛川(一作权德舆诗)》 口翻贝叶古字经,手持金策声泠泠。

口翻贝叶古字经,手持金策声泠泠。

意思:口翻贝叶古文字经,手拿金策声音冷冷。

出自作者[唐]皇甫曾的《锡杖歌,送明楚上人归佛川(一作权德舆诗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一位高僧的旅程和他在旅程中的所见所感。 首先,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这位上人从西天来到南朝寺庙,他翻阅着古老的贝叶经,手持金锡,声音泠泠作响。这描绘出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,对佛法有着深厚的理解和尊重。他手持锡杖,象征着他的护法护身,也象征着他行走在寂静的石濑云溪之中。 接下来,诗中描绘了他在旅途中的一些特殊经历。他经过松径时,风露寒冷,这似乎象征着他内心的平静和坚韧。他走过霜天的月,这似乎象征着他的智慧和洞察力。这些描绘都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。 在诗的结尾部分,诗人描绘了当夜深人静,空山中的禅诵声响起,月亮孤独地挂在枯树枝上的场景。这里再次强调了这位上人的孤独和坚韧,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智慧和洞察力。 最后,诗中还提到了真法不住、随缘游历的主题。这表明这位上人是一个自由自在、不受束缚的人,他的旅程是随缘的,他的法则是自由的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旅程和他的内心世界。它充满了神秘、诗意和哲理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上人远自西天至,头陀行遍南朝寺。
口翻贝叶古字经,手持金策声泠泠。
护法护身惟振锡,石濑云溪深寂寂。
乍来松径风露寒,遥映霜天月成魄。
后夜空山禅诵时,寥寥挂在枯树枝。
真法尝传心不住,东西南北随缘路。
佛川此去何时回,应真莫便游天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泠泠

    读音:líng líng

    繁体字:泠泠

    英语:cool; clear and far-reach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清凉貌;泠清貌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宋玉<风赋>》:“清清泠泠,愈病析酲。

  • 金策

    读音:jīn cè

    繁体字:金策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记载大事或帝王诏命的连编金简。
      ▶汉·张衡《西京赋》:“帝有醉焉,乃为金策,锡用此土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武帝纪》“﹝元封元年﹞夏四月癸卯,上还,登封泰山”颜

  • 古字

    读音:gǔ zì

    繁体字:古字

    意思:指隶书以前的古代文字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艺文志》:“鲁共王坏孔子宅,欲以广其宫,而得《古文尚书》及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凡数十篇,皆古字也。”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镜赋》:“镂五

  • 贝叶

    读音:bèi yè

    繁体字:貝葉

    英语:pattra leaves

    意思:(贝叶,贝叶)
    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。亦借指佛经。
      ▶唐·玄奘《谢敕赉经序启》:“遂使给园精舍,并入提封;

  • 经手

    读音:jīng shǒu

    繁体字:經手

    英语:deal with

    意思:(经手,经手)

     1.经管;承办。
      ▶《北齐书•韩凤传》:“举国要密,无不经手。”
      ▶宋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