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斋中晓起》 飏飏城鸦散,冬冬戍鼓绝。

飏飏城鸦散,冬冬戍鼓绝。

意思:邓邓城鸦散,冬季冬季戍鼓绝。

出自作者[明]林鸿的《斋中晓起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斋中晓起》是明代诗人林鸿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。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,但通过分析诗的内容和风格,我们可以推测它可能是林鸿在隐居期间创作的。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,描绘了作者在斋房中醒来的情景。诗的前两句“晨兴启蓬户,绿树含宿雨”,表现了早晨阳光透过茅草屋顶洒进房间的景象,以及绿树上残留的夜雨。这两句诗意境清新,给人一种宁静、安详的感觉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微风动幽幌,孤枕梦初熟”,则描绘了微风吹动窗帘的情景,以及作者刚刚从梦中醒来的状态。这里的“幽幌”指的是窗帘,而“孤枕”则暗示了作者孤独的生活状态。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,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。 最后一句“忽闻山鸟鸣,疑是故人来”,表现了作者听到山鸟鸣叫时的心情。这里的“故人”可以理解为过去的朋友或亲人,也可以理解为已经逝去的岁月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,以及对未来的期待。 总的来说,《斋中晓起》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,通过对景物的描绘,传达出一种宁静、安详的氛围。同时,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孤独、忧伤的情感,以及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这种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飏飏城鸦散,冬冬戍鼓绝。
空庭寂无人,衣上有残月。
清池盥漱罢,高韵风中发。
爽气山前来,吾襟抱冰雪。
作者介绍
林鸿,明洪武十六年(1383)前后在世。字子羽,福建福清县城宏(横)街人。

洪武初年,以《龙池春晓》和《孤雁》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,荐授将乐训导,洪武七年(1374年)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。年未四十自免归。善作诗,诗法盛唐,为“闽中十才子”之首。诗法盛唐,书临晋帖,殆逼真矣,惜惟得其貌。《福清县志·人物志》记载:“……先朝遗老如吴海、陈亮辈皆极推许。而一时才士如郑孟宣、高廷礼、周又铉、黄铉之、林伯璟、林汉孟之流,皆从之游。其后王皆山、王中美、王孟扬、陈仲完、郑公启、张友谦、赵景哲诸名人,以诗名于时,又私淑于鸿者也……”。《四库全书提要》中说:“况高棅尚不免庸音,鸿则时绕清韵。”欧应昌《瑞岩山志》曾收录林鸿《游瑞岩》一诗。

林鸿著作有《林鸿诗》1卷、《鸣盛词》1卷、《鸣盛集》4卷。明代曾刊印《闽中十子诗抄》一书,收录有林鸿诗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冬冬

    读音:dōng dōng

    繁体字:冬冬

    意思:(参见鼕鼕)
    象声词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因以此寄》诗:“觉来未及说,叩门声冬冬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二月二十四日作》诗:“棠梨花开社酒

  • 飏飏

    读音:yáng yáng

    繁体字:颺颺

    意思:(飏飏,扬扬)
    飘扬貌;飞舞貌。
      ▶唐·阎伯玙《歌赋》:“如趋曲以熙熙,终沿风以飏飏。”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月临花》诗:“凌风飏飏花,透影胧胧月。”
      

  • 鼓绝

    读音:gǔ jué

    繁体字:鼓絕

    意思:(鼓绝,鼓绝)
    更鼓声断。指夜深。
      ▶唐·刘驾《春臺》诗:“六街尘满衣,鼓绝方还家。”

    造句:二鼓绝处,各将抹胸、裙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