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即事》 两淮仍蜀道,群寇再侵寻。

两淮仍蜀道,群寇再侵寻。

意思:两淮仍然蜀道,盗贼再不久。

出自作者[宋]章甫的《即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动荡、战争频繁的忧虑和不满,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对未来的期盼。 首联“两淮仍蜀道,群寇再侵寻”直接点明了当时战争的频繁和严重,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。同时,也暗示了统治者对战争的轻率态度和盲目自信。 颔联“不戒兵犹火,唯夸旅若林”则进一步表达了对统治者轻率用兵的批评,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。 颈联“皇图终复古,天意亦难谌”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和对统治者的劝诫,希望统治者能够恢复国家的繁荣和稳定,同时也表达了对天意的尊重和信任。 尾联“咨尔无猖獗,须思后患深”是对统治者的最后劝诫,希望他们不要轻率行事,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后患和危害。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未来的期盼,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劝诫和对天意的尊重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两淮仍蜀道,群寇再侵寻。
不戒兵犹火,唯夸旅若林。
皇图终复古,天意亦难谌。
咨尔无猖獗,须思后患深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蜀道

    读音:shǔ dào

    繁体字:蜀道

    英语:Shudao

    意思:蜀中的道路。亦泛指蜀地。
      ▶唐·温庭筠《过华清宫二十二韵》:“早梅悲蜀道,高树隔昭丘。”
      ▶《隶续•汉建平郫县碑》宋·

  • 两淮

    读音:liǎng huái

    繁体字:兩淮

    英语:two Hua Areas

    意思:(两淮,两淮)

     1.宋·熙宁后分淮南路为东、西二路,简称淮东、淮西,后合称其地为“两淮”。
     

  • 侵寻

    读音:qīn xún

    繁体字:侵尋

    意思:(侵寻,侵寻)
    亦作“侵浔”。
     渐进,渐次发展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孝武本纪》:“是岁,天子始巡郡县,侵寻于泰山矣。”
      ▶裴骃集解引晋灼曰:“遂往之意也。”<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