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烛烧五听漏声,春寒诗思觉凄清。
意思:银烛烧五听漏声,春寒诗思觉凄清。
出自作者[宋]黄庚的《春寒夜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银烛烧五听漏声,春寒诗思觉凄清。
一庭夜色无人管,分付梨花伴日明。》是一首描绘春天夜晚场景的诗,通过对环境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孤独、寂静的情感。
首句“银烛烧五听漏声”,诗人以银烛光和漏声开始,营造出一种夜晚的静谧氛围。银烛燃烧,漏声滴答,这是夜晚的典型声音,让人感受到夜晚的深沉和寂静。
“春寒诗思觉凄清”一句,诗人描绘了春寒中诗人的感受,透露出一种孤独、寂静的情感。春寒让人感到冷清,诗思也因此变得清晰,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。
“一庭夜色无人管”是诗中的第三句,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。一庭夜色无人管,整个庭院被夜色笼罩,没有人的声音,只有夜晚的寂静。
最后一句“分付梨花伴日明”是诗的结尾,诗人将白天的事物——梨花与日明相结合,创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画面。梨花在白天开放,夜晚则静静陪伴着明亮的太阳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夜晚宁静、美好的感受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静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夜晚场景,表达了诗人孤独、寂静的情感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、美好的夜晚世界,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。
相关句子
- 诗思已随芳草动,春寒少为好山留。-- 出自《草亭远望》作者:[宋]郑刚中
- 诗思苦相撩。-- 出自《南乡子·一雪静林皋》作者:[元]王恽
- 畅饮余诗思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小园红入春无际》作者:[宋]韩淲
- 诗思促。-- 出自《霜天晓月》作者:[宋]韩玉
- 石桥诗思频绕。-- 出自《摸鱼儿·过重阳》作者:[宋]陈允平
- 颇觉诗思逸。-- 出自《药壶山寺步师远上人韵》作者:[宋]方凤
- 强勾引、老来诗思。-- 出自《徵招》作者:[宋]赵以夫
- 云屋春寒重。-- 出自《虞美人·军书未息梅仍破》作者:[宋]苏庠
- 为春寒。-- 出自《江城子 余与勉夫应酬,人事之余,颇浮沉於》作者:[元]袁易
- 犹怯春寒。-- 出自《浪淘沙 云藏鹅湖山》作者:[宋]章谦亨
- 春寒愁杀人。-- 出自《阮郎归·一帘疏雨细於尘》作者:[宋]王同祖
-
休怕春寒。-- 出自《减兰十梅/减字木兰花》作者:[宋]李子正
- 犹怯春寒。-- 出自《浪淘沙 云藏鹅湖山》作者:[宋]陈康伯
- 春寒雨妥。-- 出自《清平乐·春寒雨妥》作者:[宋]朱敦儒
- 昨夜春寒。-- 出自《一翦梅·小巧楼台眼界宽》作者:[宋]蒋捷
- 今夜春寒。-- 出自《一翦梅·小巧楼台眼界宽》作者:[宋]蒋捷
- 春寒未定。-- 出自《桂枝香·春寒未定》作者:[宋]朱敦儒
- 转自凄清。-- 出自《采桑子 玉山名胜集》作者:[元]何继高
- 旧曲凄清。-- 出自《绮寮怨》作者:[宋]周邦彦
- 凄清临晚景。-- 出自《晚秋诗》作者:[南北朝]庾信
- 凄清江汉秋。-- 出自《还渡五洲诗》作者:[南北朝]何逊
- 想凄清。-- 出自《长相思 别意》作者:[清]徐灿
-
重阳景物凄清。-- 出自《八六子·喜秋晴》作者:[宋]晁补之
- 收取凄清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曾教风月》作者:[宋]毛滂
- 银烛。-- 出自《转应曲·银烛》作者:[明]杨慎
- 银烛。-- 出自《转应曲·银烛》作者:[明]杨慎
- 银烛欲下。-- 出自《齐天乐·雕阑曲曲芙蓉水》作者:[宋]赋梅
- 银烛换。-- 出自《乌夜啼·醉痕深晕潮红》作者:[宋]吴文英
- 小窗银烛。-- 出自《醉落魄/一斛珠》作者:[宋]王沂孙
- 魂梦断,愁听漏更长。-- 出自《小重山(二)》作者:[唐]韦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