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声应钟鼓,波影倒松楠。
意思:谷声与音乐,波影倒松楠。
出自作者[宋]陆游的《假山拟宛陵先生体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叠石作小山,埋瓮作小潭》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,通过描绘小山、小潭、小径、钓鱼庵等景象,展现出一种宁静、幽雅的田园生活,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人间仙境。
首先,诗人通过“叠石作小山,埋瓮作小潭”的描述,展现出一种自然之美。叠石而成的山峰,经过人工的雕琢,显得更加生动有趣。而埋瓮而成的小潭,则给人一种清澈见底的感觉,仿佛可以看见潭底的沙石。这种自然之美,让人感到心旷神怡。
接着,“旁为负薪径,中开钓鱼庵”的描绘,展现出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。负薪径指的是樵夫背柴的小径,而钓鱼庵则是人们垂钓的地方。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,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人间仙境。
“谷声应钟鼓,波影倒松楠”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氛围。谷声应和着钟鼓的声音,波影倒映着松楠的影子。这样的景象让人感到宁静、祥和,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。
最后,“借问此何许,恐是庐山南”的结尾,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。诗人通过询问此地是何地,恐怕是庐山南的景象,暗示着这里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。这样的结尾让人感到意犹未尽,仿佛让人更加向往这个地方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小山、小潭、小径、钓鱼庵等景象,展现了自然之美的魅力以及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