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居厚弟一首》 乡饮讵宜先仗出,虞人不必以弓招。

乡饮讵宜先仗出,虞人不必以弓招。

意思:乡饮酒不应该先仗出,虞人不必用弓招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和居厚弟一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关于中国传统的乡饮酒文化活动的赏析,诗中描绘了乡饮日的热闹场景,表达了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赞赏和对个体自由的向往。 首联“处处笙歌杂诵谣,盍簪一笑共今宵。”描绘了乡饮日的热闹场景,笙歌不断,人们欢声笑语,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。其中,“笙歌”是古代宴会时演奏的音乐,“杂诵谣”则是指人们互相祝酒、诵诗、唱歌等娱乐活动,“盍簪”则是指人们聚在一起欢乐的场景。 颔联“宛然上齿尊三老,非若班廷序百僚。”是对乡饮酒文化传统的赞美。在这里,晚辈向年长者敬酒,体现了尊敬和尊重的传统,这与朝廷中的礼节有所不同。 颈联“乡饮讵宜先仗出,虞人不必以弓招。”进一步表达了对乡饮酒文化的理解。在这里,乡饮仪式应该在队伍出游之后进行,就像猎人不用弓箭去召唤猎物一样,人们也无需用礼法去召唤美德。 尾联“明时各适鸢鱼性,在野尤和似在朝。”是对明君时代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在这个时代,人们可以像鸢鱼一样自由自在,无论在朝还是在野,都能过上和谐的生活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乡饮酒文化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体自由的向往。诗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精神的赞美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处处笙歌杂诵谣,盍簪一笑共今宵。
宛然上齿尊三老,非若班廷序百僚。
乡饮讵宜先仗出,虞人不必以弓招。
明时各适鸢鱼性,在野尤和似在朝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不必

    读音:bù bì

    繁体字:不必

    短语:无需 不要

    英语:need not

    意思:
     1.没有一定;未必。
      ▶《商君书•修权》:“夫释权衡而断轻重,废尺寸而意

  • 乡饮

    读音:xiāng yǐn

    繁体字:鄉飲

    意思:(乡饮,乡饮)
    古代嘉礼之一。指乡饮酒礼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李忠传》:“春秋乡饮,选用明经,郡中向慕之。”
      ▶《北史•邢卲传》:“更明古今,重遵乡饮,敦进郡学,

  • 弓招

    读音:gōng zhāo

    繁体字:弓招

    意思:以弓召唤。古代聘士之礼。语出《左传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弓以招士,皮冠以招虞人。”后遂以“弓招”为延聘之典。
      ▶《北史•邢邵传》:“设官分职,各有司存,丞相不问斗人,虞官弓招不进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